新金华人马鹤文:只为看到孩子们的微笑
疫情还没结束,校园还是空荡荡的。
可是有一群人却始终坚守在这里,无论是在电脑前还是在校园里,抑或在小区的志愿者岗位上,他们总是用热情而真挚的情感投入到这份育人的工作中。
他们中很多人是新金华人,穿越万水千山,只为八婺大地的孩子能更安全。
有人说教师们是伟大的,也有人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这几天,在我们镜头前走过的,不过是一个个平凡的身影,他们园丁般的心灵,是这个职业最值得我们尊重的。
“期待和孩子们在最安全的校园里再相遇。”这些年轻教师笑起来格外可爱。
新金华人马鹤文:只为看到孩子们的微笑
“我是山西太原人,年初七就回来了,因为学校需要嘛。”初见这个身材挺拔的大男孩,他脸上洋溢着阳光的笑容。马鹤文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是湖海塘小学体育老师。他在金华找到了爱情,安家落户,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新金华人。他说,这次疫情中的经历,让他也成长了。
“我在孩子们眼里就是个大哥哥,但这次我觉得我要扛起男人的责任。”马鹤文回到金华后,马不停蹄开始担任志愿者。他站在小区门口巡查,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复工的店铺和商家。
这些事,马鹤文干得风风火火。“我的个性就是这样,比较外向、好强,要做就要做好。”
马鹤文说,他也没想过自己就这样跑到了防疫的第一线,这种人生经历,非常宝贵。
“我了解了很多人在疫情里的悲欢离合,也知道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更发现,疫情让我们社区更团结,这种体验以前没有过。”
疫情缓解了,但马鹤文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又回到学校,开始了日常的巡查和复学的准备。
“和同事们做了很多琐碎的事,就是希望能让孩子们回校上学时有个安全的环境。”
马鹤文走在空荡荡的校园里,他说,他耳边仿佛响起了孩子们平时冲入体育场时的欢笑声,希望这种欢笑声能来得更早一些。
“我想看到孩子们的笑脸,那是我工作的动力之一。”
线上线下都是守护天使:在校园里等着孩子们
说话柔声细语的陈倩是宾虹小学校办副主任,她一直默默留守在校园里,只为了当初和孩子们的约定。
“我和丈夫去湖南过年,在疫情初期赶回金华。我们一路奔走,高速上进服务区都很犹豫。有时候还要排队,当时就想快点回到金华。”
一方面有对家乡的思念,另一方面是工作的召唤。“虽然孩子们没有回来,但是要上网课,要做很多线上的服务工作,如果不在金华,总是不放心。”
回来后,漫长的14天隔离,她却并没有多少空闲。
陈倩的孩子才17个月,隔离在家本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好机会。可是她告诉记者,自己面对最多的是电脑屏幕,和班级群里的家长学生们。
陈倩教6年级语文,疫情、小升初和今年政策变动的不确定性,让班级里的家长经常会出现焦虑的情绪。陈倩说,她必须做到自己和孩子们在一起,这也是在给孩子和家长吃定心丸。
“这是我在学校特级教师滕闽军带领下做的思政课,已上了学习强国,就是希望让更多的孩子在疫情中,能理性思考,学会成长。”
隔离结束后,她回到了空荡荡的校园。每天都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等待着她。她说,现在学校正在全面准备复学的工作。“安全卫生防疫环保,这些都是重中之重,我和同事每天都在查漏补缺。”
我们让陈倩在镜头前谈谈经历疫情的感悟。她拿出了自己写下的一句话:“紧握手中平凡,此心此生无憾。”文采斐然,而又内心平静。
虽然还没有复学,金华还有很多如陈倩、马鹤文这样的普通教师,他们心怀猛虎,细嗅蔷薇,孩子是千家万户的根,那颗炙热的园丁之心,也正在为此不断跳动着。
来源:《金华晚报》(2020-03-28 第04版:融媒视频号)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