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浙师大老师网课解密“楔形文字”
日期: 2020-04-22 作者: 供稿单位: 第12版:教育

       因为古老的楔形文字,金华有一位老师火了。他叫刘昌玉,是浙师大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这段时间,他开设的网络课程《西方古典文明》《巴比伦亚述文明》意外受追捧。学生并没有因为异域古老文字的晦涩难懂望而却步,最火的时候,一堂课有上千学生在线。


       源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与甲骨文一样,都是世界上的古老文字。这个在历史课本中高频出现的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却很陌生。我们身边能熟练掌握楔形文字的人并不多,而刘昌玉掌握了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读博期间,他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


      大学里总有一些人气爆棚的课,让同学们听不够、“求拖堂”,称它们是“那些年选不上的课”,在浙师大,刘昌玉的课便属于这一种。学生们喜欢跟着他学楔形文字并非偶然。在不少学生看来,这位老师的学问太特别了,完全陌生的文字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增。


       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刘昌玉虽年轻,但在网络课程领域是老手。2017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仅入职两年的刘昌玉迅速尝试网络教学,选择世界古代史中最吸引人的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从校级课程开始,写大纲、编讲稿、录课件,制视频。


       作为一门通识性网络课程,《西方古典文明》主要采取录播形式,同时结合线上讨论、线下答疑等方式,讲述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展现从公元前20世纪的爱琴文明直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绵延2000余年的历史。去年,他这门精心打造的网课入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今年以来,宅家上网课成为主流,当有的老师还在手忙脚乱地研究如何线上直播时,刘昌玉的网络精品课《西方古典文明》已十分成熟,这也是他的课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后来,为了更好地上网课,刘昌玉开始在学生中招募助教,最早选研究生,后来本科生也加入,组成“后援团”。


       网课并没有拉远师生的距离,公众号、评论区、弹幕、QQ群、线上投票,各种方式组合在一起,师生间的互动反而更频繁了,晦涩的楔形文字仿佛都变得可爱起来。刘昌玉还为课程建立了同名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涉及课程知识点补充、优秀学生作品刊登、学生访谈录、往期优秀学员经验分享、学术界最新动态等。有学生这样评论:“他用我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学问接上了地气。”


来源:《金华日报》(2020-04-22  第12版:教育)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