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此次重要讲话的一个关键词、高频词是绿色。总书记强调:“要让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这些讲话充分体现出总书记对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
最近,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的组织下,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14次来金调研讲话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讲话中有许多也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譬如,2003年6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磐安调研时就明确提出:“生态是可以富县的,生态好不仅可以富县,而且可以让老百姓很富,是很高境界的富。”金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其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一以贯之践行“两山”理念,争做绿色发展示范窗口。
第一,要着力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态文明素养。一是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广泛宣传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财富观和生活观,大力提倡生态伦理道德,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大力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二是要建好生态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森林公园、生态廊道等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三是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大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不断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第二,要着力构建节能环保的生态经济。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金华调研时就强调“循环经济就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生态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新时代发展节能环保的生态经济要重点在“三个+”上做文章。一是要在“生态+农业”上做文章,凭借金华特色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花果经济、苗木经济,培养特色农产品,形成品牌效应。二是要在“生态+工业”上做文章,强化美丽经济发展激励,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三是要在“生态+服务”上做文章,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巩固扩大“无证明城市”成果,加快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全力打造便民服务最优市。
第三,要着力构建山青水绿的生态环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方面,要坚持治旧控新、监建并举,对重点区域、重点污染物和重点工程建设,切实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另一方面,要以法律为准绳处理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对违法排放的行为必须严格执法促其整改,要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加强全市范围内生态功能保护,逐步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功能。
第四,要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生态机制。一方面,要积极构建全域美丽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另一方面,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对违法行为“零容忍”。要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生态环保考核机制、联席会商机制、监督问责机制,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增强工作合力,提高环保效率。
综上所述,推动绿色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耐心和定力,既谋长远,又拼当下,一以贯之践行“两山”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为“绿色浙江”“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多的“金华素材”“金华经验”。
作者:姜玉峰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