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娘舅”成功化解境外留学生与本地居民矛盾 吴潮宏 摄
婺城区新狮街道辖区浙师大留学生众多,光租住在勤俭社区、高村、方井头社区等15个村(社)的留学生就达700余人。由于语言障碍、饮食作息不同、停学停工人员留滞等多重因素叠加,给防疫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得知社区缺志愿者,来自喀麦隆的浙师大留学生安德烈主动报名,加入到抗疫一线的志愿者队伍中。这支特殊的防疫志愿服务队,有来自孟加拉国、喀麦隆、毛利塔尼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的30多名志愿者,被称为“联合国志愿者队伍”。面对疫情,他们秉持着自主参与、共克时艰的精神,不分国界,积极奉献。
志愿者们在社区入口为返金的境外人员量体温、做登记,并逐户上门核对。
来自刚果的志愿者李明原本打算寒假去上海玩。因为疫情防控,勤俭社区境外人员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劝他不要外出,刚开始他还不能理解。直到有一次他跟伙伴一起看足球赛,新狮派出所钱家振警官上门向他们普及了疫情的严重性,大家才彻底明白了过来。“我当志愿者就是希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那些仍然不相信疫情严重的境外留学生。”李明说。
在新狮街道,境外留学生感受到了暖暖爱意。春节期间,因为疫情,浙师大北门多数餐馆关门,为照顾境外人员饮食习惯,高村一家阿拉伯餐厅坚持营业。为避免人员聚集,高村充分做好服务保障,安排专人到外国餐厅取餐,定点送餐,令众多外国留学生非常感动。
正是互相之间这样一点一滴的关怀,让大家心贴得更近了。5月29日,新狮街道专门从境外留学生中聘请了各6名“新丝路”全链式窗口“洋娘舅”和洋代办员。
“洋娘舅”们一上岗,就成功调解了一起纠纷。事情的起因是住在勤俭社区的境外留学生在出租房开生日会,唱歌跳舞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影响周边居民休息。
街道金牌“老娘舅”章善祥和 “洋娘舅”安德烈一起对本次纠纷进行了调解。“老娘舅”的专业知识配上“洋娘舅”的专业翻译,让调解进展顺利。“我们来到中国,住在勤俭社区,社区居民对我们很友好,我们也要了解他们的习惯和风土人情,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洋娘舅”安德烈现身说法,让当事的境外留学生真切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我现在知道了,我昨晚和朋友们的行为很不礼貌,对不起,以后不会发生类似情况了。”
在新狮这个大家庭,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并愿意为这个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