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非洲不是“震中”。但由于非洲医疗卫生条件能力严重短缺,其脆弱的公共医疗卫生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疫情传播迅速,进一步蔓延恶化的可能性很大。
非洲抗疫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其前景,一是取决于非洲国家内部抗疫的决心、措施和老百姓的配合;二是取决于国际社会能否建立全球抗疫共同体。
新冠疫情对中非关系构成多方面挑战。一是某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借疫情挑拨中非关系,试图破坏中非合作大局;二是中非经贸合作速度放缓,难度加大;三是非洲部分国家安全局势趋于严峻,在非中资企业与人员安全风险加大。
尽管如此,在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过程中,中非关系仍然在迈向新高。疫情发生后,中非形成相互支援的合作关系。中非合作抗疫具有引领全球合作抗疫的积极意义。
中非合作抗疫需要进一步标本兼治,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通过合作抗疫,非洲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发展,中非医疗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在抗疫中展现出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在与非洲合作抗疫中展现出对非州各国的真诚。这在非洲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必将进一步促进中非双方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合作,也会实质性推进双方在医疗产业、电子商务、科技研发、卫生治理、教育人才、环境生态、文化复兴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刘鸿武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教授;根据其在6月14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国际经贸研究所承办的“2020中非发展论坛:疫情对非洲的影响及中非发展合作”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