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日期: 2020-06-17 作者: 供稿单位: 第02版:金义新区成立特别报道

有专家指出,按波特竞争理论,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1万美元,经济发展靠的是投资驱动;当人均GDP处于1万美元向3万美元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就要依靠创新驱动。当前,我市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经济发展依靠的投资拉动力减弱,而创新驱动力略显不足。

金义新区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全力打造创新新引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未来的金义新区,要积极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上海、杭州等地共建“创新飞地”,加强与长三角高端科研创新平台的全面合作;加快推进金华科技城、金华理工学院、国际院士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金华国家级高新区;支持新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探索更加开放便利的科技人才引进和服务管理机制。鼓励创投、风投和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新区企业“双创”支持力度。

近年来,金义新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狠抓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进一步壮大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优化科创环境。

昨天,记者走进位于新区的浙江开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各车间生产线上一片忙碌景象。“开尔新材”的迅猛发展得益于科技创新驱动——每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销售额的4%,研发的新产品受到市场青睐,更是承接了港珠澳桥隧工程这样的世界级项目。“开尔新材”敢于在研发上投重资,缘于政府给予的信心。

为壮大创新主体,近几年金义新区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通过加快实施规上企业百博入企、研发经费、知识产权“三个全覆盖”工程,助推企业发展。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为助力企业加快创新研发,金义新区自2014年起实施“百博入企”计划,通过企业与高校院所牵线搭桥,把高端人才输送到当地企业。

浙江万德福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百博入企”受益者之一。当地科技部门牵线搭桥,促成该公司和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李熹平教授建立合作关系。李熹平研发的新型材料不但绿色环保,而且生产成本低、产品利用率高。“万德福”副总经理付丽春说:“新产品一投入市场,销售量同比增加20%,收益同比增长30%。”目前,金义新区已引进85名专家博士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增添了新动力。

随着创新要素的不断集聚,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优化,当地企业的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科创环境的优化,创新要素向金义新区集聚速度加快,各类创新平台应运而生。

近年来,金义新区积极参与金华科技城建设,搭建了腾讯众创空间、芯动力产业园等创新平台,与南京农业大学生物质产业科技研究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金华花卉苗木产业研究院等机构建立合作,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背靠国家战略,借力省市级平台,抢抓发展机遇,已经成为金义新区发展大趋势。今年,金东主动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市县域经济合作,组织13家企业、1家园区积极参加G60科创走廊产业联盟会议。在金华工科会上,承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校人才科技对接会,共达成科技合作项目8项,协议金额1210万元。


来源:《金华日报》(2020-06-17  第02版)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