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从抗疫物资到经验分享,中国在继续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时,正在用各种方式积极向非洲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很多人也都参与其中贡献力量,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努力。
这是今年4月中国赴埃塞俄比亚抗疫医疗专家组与当地卫生官员交流抗疫经验的场景,专家组希望他们所带去的中国经验能够帮助非洲地区把新冠肺炎疫情扼杀在大流行之前。
非洲疾控中心主任 约翰·肯格松:这种交流非常好, 我们了解了远程医疗和分类治疗,此外还包括如何扩大检测范围,如何隔离已感染人群避免扩散,这些都是非常丰富的经验。
目前,中方已向非洲11个国家派出148人次的抗疫医疗专家组。专家们奔赴非洲多地,不仅带去了当地最紧缺的医用防护设备,还为当地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分享抗疫经验,对话社区民众,考察定点医院和实验室,尽最大努力帮助当地实现对疫情的有效控制。
专家线上交流 “零”距离携手抗疫
非盟和非洲22国的疾控中心专家,与王辰院士率领的中国专家组在全球新冠肺炎实战共享平台上举行了一场抗疫经验交流会。来自非洲疾控中心、非洲22国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医生1600余人和中国医生们在线交流抗疫经验。
这样的线上交流,跨越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让非洲多国都能取经抗疫临床经验。
非洲小伙利用中国所学 帮家乡抗击疫情
中非团结抗疫,民间友好力量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非洲小伙秦朋和在中国留学生活多年,一个月前他被选派非洲协助当地建设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作为中国企业援建非洲火眼实验室技术团队的一员,秦朋和与团队成员已经帮助加蓬建成了生物核酸检测实验室,每天能够检测1万份新冠病毒样本,大幅提高当地的疫情防控与核酸检测能力。
秦朋和参与援建的实验室项目名为“火眼”,“火眼”得名于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小说中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而“火眼”实验室则是通过高科技手段甄别病毒。
秦朋和说,在过去的六年里中国一直是自己的家。2013年高中一毕业,他就收到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成为第一位在海外获得生物技术奖学金的安哥拉人。在校最后一年,秦朋和开始在华大基因公司实习。经过严格培训,华大基因决定聘用秦朋和为正式员工,担任海外实验室的现场应用技术人员。这次能够把中国的技术带回非洲,为家乡人民服务,秦朋和感到格外荣幸。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