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旧时水上集市 变身文旅风景
日期: 2020-06-30 作者: 供稿单位: 当前版: 11版


       绍兴河道密布,四通八达。旧时绍兴城内最热闹的地方必定与河相关,像东街、下大路、偏门等都曾是水上的商品集散地。四乡八邻的镇村居民习惯于坐着乌篷船进城赶集,有的货船尚未靠岸就被眼尖的顾客发现,开始谈买卖,有些货船甚至一进城河就开始吆喝。鱼米之乡的热闹,从乌篷船的橹声中荡漾开去。


  随着绍兴商业模式的变化,水上集市渐渐淡出了绍兴人的生活。但近年来绍兴有关部门在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水上集市又慢慢浮出水面,这道水乡特有的风景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客的眼球。


       景区再现水上集市


  6月13日清晨,晨雾还没散去,安昌古镇上的酱鸭铺、腊肠店、糖铺、茶馆早早卸下门板开张了,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绍兴)系列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等日光微现,一拨拨游客开始在石板路穿行,为老街增添了几分热闹。这时候,几艘乌篷船从远处缓缓而来,鉴湖酒坊、哈哈香肠、玉龙茶业……这些老街上被大家熟悉的店铺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看,我们的水上集市来了!”岸边的商户也争相来凑热闹。坐在乌篷船上的游客,看到临近船上的货物,好奇地前去询问,绍兴黄酒、安昌腊肠就从卖货人的船内,“转移”到了游客的船上……


  在绍兴城市广场的游船码头,每到节假日,这里就有一艘货郎船在水上“做生意”,黄酒、香糕、茴香豆、梅干菜等绍兴特产整整齐齐摆放在船内,头戴乌毡帽、身着短褂的船老大卖力地摇橹、划桨,身着蓝印花布衫的船娘,用甜美流利的绍兴方言大声叫卖,让人感受到一种“篷船载酒江南行”的独特魅力。


  游客可以先咪一口醇厚的黄酒、嚼几粒茴香豆,然后再从货郎船上挑选一点绍兴特产。这艘货郎船,在这里已做了五年“生意”。


       水上买卖还原水乡风情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江南文化研究专家陈国灿教授介绍,绍兴是水城,古代绍兴人做生意离不开水,据记载,南宋时期,在绍兴府鉴湖流域东西约100余里、南北不到50里的区域内,分布着30多处墟市,这其中就有以船为铺的市场。水上集市,在绍兴有着近千年历史。


  “水上集市作为古镇风情活动一大内容于两年前亮相,一般在腊月风情节等重要节庆日推出,以我们古镇上的商家参与为主。”据柯桥区安昌街道古镇保护与开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萍介绍,水上贸易是绍兴的传统,目前推出这类活动旨在恢复原来的交易模式,让古镇更显水乡特色。她说:“安昌古镇力求每周都有活动,每月都推出主题内容,在今后的活动中,如果商户反响比较好,或许会尝试把水上集市作为一个常态化的运营项目。”


  绍兴水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陈权表示,城市广场游船码头的货郎船,最终目的是为了“推销”绍兴文化,从品黄酒开始和游客互动,在互动中传扬绍兴文化、绍兴美食和特产。这艘货郎船每逢假日就会驻扎在码头,供游人品美食、拍美照。


  ■他山之石


  乌镇“水市口”


  的熙熙攘攘


  乌镇的水上集市,一直被游人称道。


  这里的水上集市是以货船、农家船和新鲜农产品为主体,是随着乌镇特有的水阁风貌和充沛的水系应运而生的。但在上世纪后期,水上集市逐渐在乌镇的水域消失,成为人们记忆中的过往。


  这几年,随着乌镇西栅景区的开发,景区管理方又开始复原水乡古镇的老风貌,水上集市是其中重要的一块。这个位于西栅的水上市场被当地人称作“水市口”,整个水域面积约3400平方米。“水市口”的摊位一般在节庆活动时“出摊”,在这个水上市场,居民们可以买到水产、蔬菜、肉类、水果等日常饮食所需的各种“素材”。游客有兴趣的话可以住在景区内的民宿,在水上集市尽情挑选新鲜的瓜果蔬菜、鸡鸭鱼肉,回到民宿内跟着房东学做本地的家常小菜,感受江南水岸居民生活的乐趣。


       来源:《绍兴晚报》(2020-06-29   11版)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