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超级膜法使印染废水能养鱼
日期: 2020-07-21 作者: 供稿单位: 第06版:新闻三秒区

       一条红鲤鱼在一个透明水箱里游来游去,另一侧的水箱里是深紫色的印染废水。经过特殊处理的印染废水,居然能养鱼!这一幕,出现在浙江师范大学的膜分离技术实验室里。

       “从5月份开始,我们用超级膜法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来养这条鲤鱼,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鱼依旧很健康。”浙师大超级膜法团队成员邓颖说。

       该团队研发的这项新技术,具有过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清洁成本低等优点,直击纺织印染业废水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差的痛点。

       “现在市面上的印染废水脱色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臭氧氧化技术,它能够使废水脱色,但是存在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缺陷。另一种就是膜技术。”团队成员何俊杰介绍,膜技术是指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分离技术。相较于传统臭氧氧化技术处理方式,膜技术的优势在于真正实现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

       在绍兴滨海工业区一家印染企业,处理能力为3000吨的膜处理技术工程已使用近2年。但实际使用中,膜处理技术的脱色率在50%左右,且成本昂贵。

       团队成员走访了几十家纺织企业和污水处理厂,都发现了类似问题。“这些膜技术采用的是有机高分子膜,染料分子极易堵塞膜孔,这是造成膜技术成本飙升的主要原因。”从事污水处理行业30余年的高级工程师杨修说。

       超级膜法采用新思路,给有机材料穿上“金属”外衣,经过数百次的金属匹配试错,耗时5年,研发出有机高分子——金属复合分离膜,轻松解决膜孔堵塞问题。同时,复合膜外接传感装置,智能检测膜通量变化,可实现智慧清洁,节省了人工成本。据了解,该团队共申请膜相关专利15项,已授权8项;团队成员发表SCI论文16篇,包括全球膜行业顶级权威期刊JMS(膜科学期刊)。

       浑浊的废水经超级膜法技术处理后,摇身一变成了清水。“经过第三方检测,经过我们的膜处理后的COD能下降到42mg/L。”团队成员刘莹说,膜技术处理污水效果好,脱色率从50%提升至99%,处理后的水可直接排入河流。

       目前,超级膜法已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在浙江科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超级膜法技术,半年内处理了50万吨废水,新增利润150万元,与普通污水处理技术相比,成本低了1/3以上,能耗降低20%以上。

       来源:《金华日报》(2020-07-21  第06版:新闻三秒区)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