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断瞬间,球是不是还是静止的?这就意味着它的向心力,指向圆心的力为零。”在常山县第一中学高一(3)班教室内,陈婷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物理课,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课,还时不时低头记笔记。2015年,陈婷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成绩优异的她原本可以留在省属一级中学教书,但一直以来,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的她,毅然决然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常山工作。
“我觉得当年我在常一中读高中的时候,我的母校给了我很多的关心,而且这里的老师我也知道其实都非常的优秀,所以我也愿意回来,为母校尽自己的一份力。”说起当初为什么回到常山,陈婷这样说道。
从师资薄弱、教育资源匮乏,再到如今,常山教学质量突飞猛进,可以说,陈婷见证了常山教育改革的发展之路。2017年,常山县第一中学搬进了新校舍,崭新的校园成为了常山的标志性建筑,陈婷说,新校区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上都有很大的提升,每个学科配备了相应的学科特色教室,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资源。近年来,常山县第一中学非常重视师资结构,每年都会去高校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带动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除了“引进来”,还要注重“内部打造”,陈婷说,这几年,学校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她的教学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2018年在衢州市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21年在衢州市高中物理教具创新大赛上荣获二等奖,还多次荣获常山县教学质量标兵称号。
近年来,常山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引建“名校”、引育“名师”,以教育改革促进多元发展。通过“引进来”及“内部打造”两条腿走路,让更多优秀的学生也愿意留在本地就读。
“这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们常一中的生源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留在本地就读。我觉得对我们教学上也是注入了一个很强劲的动力。”陈婷说。
从2016年站上讲台到如今站稳讲台,陈婷已走过了5年的时光。陈婷说,过去的5年是她飞速成长的5年,而如何让自己站好讲台,成了陈婷未来教学生涯的下一个目标,她会以积极心态,向着目标不断努力前行。
“ 我希望我的物理课堂能带给学生更多有用的、有趣的物理知识,能够让他们真正爱上物理,也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力能够不断提升。我也会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武大赛、学科培训,也会把自己在教学当中所得到的一些感悟逐渐转化成课题和论文,给自己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提升。”陈婷介绍道。
编后话:常山县第一中学的发展,是常山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常山先后新建、改建15所幼儿园,截至目前11个乡镇实现了 “一乡镇一公办园”全覆盖,投资亿元,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进行改扩建,并实施7所省标准化学校提质扩容工程项目。与此同时,常山还在推进高中教育跨越发展上下了功夫,进一步推进特色示范学校建设,常山一中、紫港中学先后被评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近年来,常山高考一段线人数实现“六连增”……喜人的成绩单、亮眼的数据、攀升的排名让市民们真切感受到常山教育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源:《今日常山》(2022-01-18 00002版:综合)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