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晚报:“逆向考研” 成部分学子新选择
日期: 2022-11-01 作者: 供稿单位: 第04版:新闻


       本报讯(记者 卢奕仿)10月25日,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考报名截止,数百万考生将参与这场角逐。在这支考研大军中,“逆向考研”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浪潮。


       所谓“逆向考研”,指“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研究生,“双非”高校也可以理解为非原985高校、非原211高校。考研本是一件提升学历的事,这些学生是出于何种考虑选择“逆向”呢?


       据了解,这种逆向的原因相对多元,被动选择逆向的考生多为院校调剂;而主动选择逆向的考生多为对未来有了清晰明确的规划后做出的理智决策。比如为了降低考研的难度,早日考研“上岸”,或者根据职业需要选择喜欢的城市,或是选一条压力小的出路等。


       “我不认为这就是‘逆向’。”唐嘉忆是浙江师范大学研一新生,本科就读于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高校)。她认为,很多“双非”高校同样优秀,甚至有的专业比“双一流”高校更有名,“我个人并不在意报考的院校是不是‘双一流’。个人能力不是一本证书能证明的,那么同样,学校能力也不是一个标签就能赋予的”。当下,像唐嘉忆一样不被“双非”束缚的学生很多,他们认为,追逐更高的学历是好事,但没必要盲目追逐。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大四学生胡梦珂今年报名考研,身边同学认为以她的能力是有机会上“双一流”的,但她坚定地选择了本校的研究生。“这是基于我个人的职业规划考虑的。”相较于目标高、压力大的选择,她更喜欢做有把握的事。“这不是逃避压力,事实上考研肯定是有压力的,只是我不希望压力太大,而且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针对该现象,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余韬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考生选择逆向是能力不足的无奈之举,但更多考生是理性分析后做出的决定,理性判断和选择是行动的前提,“选择逆向并不代表妥协,换个赛道同样是在追逐更高更广的平台”。


       据了解,年轻人除了“逆向考研”,还有“逆向填志愿”的。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2022级新生中就有一学生,高考成绩568分,完全可以选择一所二本院校,却在第一志愿就选择了高职教育。“无论是选择本科还是专科,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学习本领,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对此,她的父母也很支持。


       来源:《金华晚报》(2022-11-01   第04版:新闻)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