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读《光荣荆棘路上的追梦人:蒋风传》有感
日期: 2024-03-05 作者: 供稿单位: 西南商报


       《光荣荆棘路上的追梦人:蒋风传》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在于这是一本金华作家写金华名人的书籍。该书作者汪胜是近几年在传记文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时代“90后”金华作家,书中所写主人公则是中国首位国际格林奖获得者、浙江师范大学原校长,土生土长的金华籍知名人士蒋风。而我作为一名在金华工作生活二十多年的“新金华人”,自然对这本有着很深“金华印记”的书产生了亲近感,不想错过这本书,所以认认真真花时间阅读了它。


       可以说,读完这本书,让我全面认识了一位从年轻小伙到如今年近百岁的白发老人,七十几年如一日奔赴在一条光荣荆棘的道路上,为中国儿童文学事业鞠躬尽瘁,倾尽一生的“传奇人物”——令人肃然起敬的蒋风教授。


       他是那么才华横溢


       透过这本书,会发现蒋风教授是那么地才华横溢。在业界,他以儿童文学理论研究闻名,著有《中国儿童文学讲话》《儿童文学教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等,并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首届特殊贡献奖”“世界儿童文学大会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第十三届国际格林奖”等一系列奖项和荣誉,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而且他自身的文学造诣也很高,少年时他就以蒋风为笔名给报纸副刊写稿,发表了不少杂文与诗歌;在暨南大学读书时,他写的诗歌《红叶》和《桥》,文笔清新淡雅而又富有力量感,诗歌中寄寓着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浓厚的爱国情怀,不失为诗歌中难得的佳作;后来,他在浙江师范大学当老师时,在投身于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同时,他还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脍炙人口、流传盛广的儿童诗歌、儿童散文等,像书中提到的《会飞的星》 《牵牛花》《下雨了》三首儿童诗,至今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还有他创造的儿童散文《给,永远比拿愉快》 曾被多种语文教材采用,他在年近八十岁时写的儿童散文诗《清晨》还被收进了香港《今日中国语文》小学教材……当然,蒋风教授的才华还在其它领域得到了充分展现,如他在1984年至1988年,曾担任了四年浙师大校长,期间,他带领浙师大人,脚踏实地、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推动浙师大健康快速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作为校长的他,其管理才华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认可;他还以自身的才华在《戏曲报》发表《婺剧介绍》 、编写《浙东戏曲窗花》《金华民间剪纸选》等书籍,为宣传和推广金华传统戏曲与民间艺术作出了贡献;晚年时,他还主编了中国人出版的第一本有关玩具的理论著作 《玩具论》一书,填补了中国这一学术领域的空白……


       他是那么爱才若渴


       透过这本书,会发现蒋风教授是那么地爱才若渴。1978年,他第一次作为导师开始招收儿童文学研究生,当年有一名考生,各门专业课成绩都在九十分以上,但英语是零分(因该生学的是俄语,没学过英语),他不想该考生仅仅因为英语成绩差而丧失读研究生机会。为此,蒋风专门找到主管部门,询问自己作为导师“可否承担责任”,破格录取该生,虽然得到的回复是“不行”,但他又联系到省招办,最后从其他学校调剂了一个名额,才得以将该名考生录取。这名考生就是后来在儿童文学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吴其南教授,也是蒋风教授所带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同年,为筹建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研究室,打造一个儿童文学研究团队,他不惜精力、不怕麻烦、费尽周折将来自金华浦江农村中学的黄云生老师和云南边疆开远职工中学的韦苇(原名韦光洪)老师调进浙江师范学院,这两位老师后来都成了蒋风文学研究室里的“骨干”,也成了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的知名专家。离休后的蒋风为了继续发掘儿童文学人才,他通过开设“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讲习班,不限学历,免费招生。经过20余年耕耘,讲习班总共招收了700多名学生,涌现出了汤汤、黄锡忠、孙芬、宋庆艳等一批出类拔萃的儿童文学工作者,其中汤汤还因其在儿童文学创作上的突出成就由武义县的一名小学教师华丽转身为浙师大的教授……可以说,蒋风教授以一种爱才若渴的精神为浙师大、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在儿童文学领域出彩奉献的“薪火传承者”。


       他是那么乐善行仁


       透过这本书,会发现蒋风教授是那么地乐善行仁。在国立英士大学读大学时,后期找工作时,他在小学老师徐德春帮忙下获得了去台州师范学校任教的机会,但当他发现大学同学宋无畏处境危险,又无栖身之所,在那个找工作极其艰辛的年代,他还是毅然把自己那次工作机会“让”给了宋无畏。1998年,已经离休在家好几年的他,无意中通过浙师大校报,了解到新入学新生中有部分特困生,他立即联系校方,要求资助一名特困新生,当年外语学院的吴爱萍同学便成了他的资助对象,于是每月他都会给吴爱萍一定生活费,并且还经常会送她食品、衣物、书籍等,一直资助到吴爱萍完成大学学业。为更广播儿童文学的“种子”,离休后他还创办了民间性质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并开办了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班,为此他还自办了一张《儿童文学信息》报,每办一期报纸,都要耗费他自己一两个月的离休工资,有人说他太傻“赔钱花精力做这事情”,他却认为“自己傻得有意义,能为别人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就是幸福……”


       读完这本书,也让我不由地对该书作者“90后”作家汪胜心生敬仰,他用平实清新、不疾不徐的文字从容地叙述了一个在光荣荆棘路上追梦一生的传奇老人,让我们透过文字认识并了解了中国儿童文学界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蒋风教授——是怎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一事精致,足以动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作者:陈伟震


       来源:人民号-西南商报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