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胜
《玩具论》是中国人出版的第一本有关玩具的理论专著,填补了中国学术领域的一项空白,自1996年12月由山西希望出版社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该书出版后不仅入选新闻出版署“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而且成为儿童文化研究领域一项重要的学术资源。2009年,希望出版社再次出版《玩具论》(修订版)。2011年,该书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该书作者蒋风说:“我一生所著书目中,《玩具论》是最重要的一本,甚至超越了《儿童文学概论》,因为这是中国自有文化史以来的第一本有关玩具理论方面的著作。”
玩具的历史
玩具,古老而充满魅力。
谈起玩具,人们便会联想到玩具的历史。世上最早出现的玩具是什么?最早的玩具是啥模样?人类到哪个年代才懂得制造玩具?
这是一串悠远得难以猜测的问题,更是难以作出科学判断的问题。我们只能作这样的推想:自从有了儿童,也就有了伴随他们成长最初意义的玩物。好玩是人类的天性,玩时必然会想办法找到一些帮助他们玩得更快乐的东西,最早也许就是一些最原始、最粗糙的石头、泥块,或者竹、木之类当作玩具。这些最古老的玩具,由于年代遥远而湮没,未被人们重视而保存下来,将它陈列在博物馆里。没有实物作证,也就无法作科学检测而成了一个神秘的谜。
玩具,年轻而充满活力。
玩具是孩子们最早的“宠物”,伴随着人们最初一段充满游戏色彩和生命活力的人生历程,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启蒙物与开发物,也是预习未来人生、获得最基本的生活经验与生存能力的引导物和训练物。
综合史料和合理推测,玩具的发展历史应该是这样的。
它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最初的人们并没有玩具的概念,但是童年的旺盛的生命力及游戏的天性使得孩子们很自然地选择身边的一些东西作为自己的玩物。当成人们发现这些小东西能使自己的孩子快乐时,也就加入了这种选择。当然,因为有许多禁忌,所以很多东西不被允许进入这个选择的行列,这是源自初民的愚昧。但也有很多宽容,比如祭祀后的许多供品也进入了这个行列,这是由于人们爱子的天性。当人们发现这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而自己也有了足够的闲暇时,玩具选择就进入了一个自觉的行为过程,人们主动地加工和制作一些小东西提供给孩子们。当人们意识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这种需要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需要时,专门从事玩具制作与成批生产的人和作坊就出现了,直到发展为近代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及现代的玩具创造。
它是一个从原始简单到丰富繁荣的过程。最初的玩具选择与制作或许已经具有了玩具发展历史上的一些最基本的形式和种类,但总的来说,它是非常简单粗糙的,品种也少得可怜。现代玩具的丰富与繁荣是历史长期积累的结果,蕴含着一代代人的探索与改进、成功与失败、心智与创造。它包括玩具的形式与品种、制作的方法与工艺以及玩具的材料等等。
玩具发展的历史,其实不是儿童自己选择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成人心理的发展史。不同的民族与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玩具,体现了儿童在特定社会中的地位,体现了特定社会的特定的儿童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一个历史与文化内涵不断改变与丰富的过程。
填补学术空白的《玩具论》
虽然“儿童”的发现是近代才发生的,但我们仍然可以毫不迟疑地说,古代先民们创造的灿烂文化中也包含了玩具发展的辉煌历史,这不仅在古代的典籍和绘画中可以窥出一些蛛丝马迹,各个时期出土的古代文物也能证明这一点。
这些文物遍布世界各地,它们表明:玩具的出现与发展在各种古代文明中都是极其普遍的。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在各种相互联系并不大的古代文明中,玩具发展的状况竟大致相似。无论是玩具品种、制造材料,还是玩具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它们大都具备了玩具发展历史中最基本的形式。然而,这些古代玩具的遗迹对于写玩具的历史来说却又是太少了。绝大多数的古代玩具因为它们的制作材料的不坚实而纷纷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玩具出现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玩具就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一些小玩意:有石刻的陀螺,有陶塑的小牛头、小陶鸟、小陶猪,还有小陶釜、小陶盘、小陶盅,更有一个小木鱼。据科学考证,这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距今已有七千年历史 。
不仅河姆渡出土了许多最古老的玩具,1978年山东大汶口遗址中,考古人员也发掘出一个长约7厘米的陶猪,尖尖的嘴,垂着一对大耳朵,背上还驮着一只浅口碗。这个出土小玩具,据科学检测,距今至少有5500年。
这些出土的古老玩具,是否就是具有今天意义的儿童玩具尚有不同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玩具发展的演变过程就是从这些小玩物开始的。
蒋风是我国儿童文学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拓荒者,他一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晚年,蒋风一直都没有闲着,并由儿童文学研究拓展到儿童文化研究。他不仅身体力行广播儿童文学的“种子”,还一头扎进小孩子的“玩具”中。
蒋风曾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小费米玩陀螺。恩里科·费米是世界上伟大的物理学家,是全世界第一座原子反应堆的设计者、发明人、研究家。童年时期的费米常常跟小伙伴们玩陀螺。当那个陀螺兴高采烈飞速旋转起来的时候,小费米感到非常惊奇,他目不转睛地站在一旁观察,一边仔细琢磨:为什么陀螺飞速旋转时,它的轴便开始倾斜并跟地平面形成了一个夹角?同时顶端晃晃悠悠显现出一个圆圈来……
这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地在小费米的脑海中盘旋,他带着这些问题千方百计寻找答案,也常把这些问题跟小伙伴们讨论。可是,这些问题不仅在当时的教科书中找不到答案,在课外读物中也找不到答案,在小伙伴的争论中也没有一个满意的解释,甚至老师也没有让他信服的解答。
然而,童年时期的那个飞速旋转的陀螺,在他脑子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说,一直到后来成为科学家进行原子反应堆试验时,终于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玩具对孩子的成长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蒋风反复思考,在国外,欧美和日本等先进国家,都十分重视玩具理论的研究和推广,从玩具发展史到玩具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在美国大学里,就有《玩具学》的课程开设,还出版了洋洋大观的《玩具发展史》;在日本还设有专门的“玩具文化学院”;法国、日本都有颇具规模的玩具博物馆。
1993 年,蒋风作为教授级客座研究员在日本大阪府立国际儿童文学馆工作过半年。期间,蒋风在日本参观了不少玩具店,也参观过玩具博物馆和玩具图书馆,又在国际儿童文学馆读到一些玩具专著,而且每月都有机会翻阅一份玩具月刊。那些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玩具和玩具图片,常常吸引着他,也唤起了他童年的回忆,使他体会到玩具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的深远意义,深感玩具这一容易被人忽视的学术领域,在我国很少有人关注,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蒋风因此萌发了作些探索和研究、撰写一部玩具理论书的想法。他开始收集资料,并起草了《玩具论》的章节目录,为全书组织了基本框架。结束了半年的日本工作生活,他又应邀到韩国参观访问,也参观了一些玩具店,更有所启发。蒋风联系以往出访美国、新加坡等国的所见所闻,更加促使他完成上述心愿的决心。
1993年9月,蒋风从汉城回国,继续从海外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并得到海内外许多朋友的热心协助,得到不少宝贵的资料。更幸运的是,他的想法和努力得到了希望出版社的赞赏,出版社将这部书列入重点选题计划,使他的研究计划能顺利进行。
蒋风又花了半年时间将从日本带回的资料和回国后从西欧得到的材料作了研究,走访了国内的一些玩具厂,将这些成果融汇进原先在日本起草的提纲。
为了集思广益,蒋风首先征得日本玩具研究专家、国际儿童文学馆专门员永田桂子的同意,参与本书的撰写。蒋风原计划请她会同国际儿童文学馆客座研究员杨汝贤共同撰写“玩具历史”这一章,但由于路途遥远,联系不便及时限不允许等原因,这一计划并不顺利,永田桂子和杨汝贤寄来的是《论儿童文具》,与本书的体例不合,蒋风只能作罢,邀请其他人员撰写这一章。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由蒋风组织编撰的图文并茂的《玩具论》于1996年12月由山西的希望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人出版的第一本有关玩具的理论专著,填补了中国学术领域的一项空白。该书出版后不仅入选了新闻出版署“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而且成为儿童文化研究领域一项重要的成果,受到了业界有关学者的高度关注,成为20世纪90年代末儿童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
《玩具论》修订出版前后
《玩具论》出版后,蒋风突然忙碌了起来,国内不少玩具生产及销售企业举办的研讨会主动邀请他参加。他还意外发现浙江云和生产的木制玩具畅销海内外,这也引起蒋风对木制玩具的研究。
2000年,应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蒋风前去讲学。当时,正遇一年一度的香港玩具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出。在香港,玩具是三大工业支柱之一。香港有世界优良的海港,有名列世界第三的大型集装箱货柜码头,有东南亚地区最繁忙的大型国际机场,还有发展玩具生产离不开的高水平的印刷、制衣、电子等行业,使香港玩具业生产充满活力。因此,被誉为亚洲最大规模的“香港玩具展”,每年在这里举行,不仅可以使香港玩具业不断开拓,不断发展,而且可以作为一个窗口,让中国玩具走向世界,迷住地球每个角落的每一位儿童。
讲学期间,蒋风特地挤出时间赶到湾仔一睹盛况。走进展厅,各种出奇制胜、精心设计的玩具,构成了一个魅人的童话世界,蒋风置身其中,有种返老还童的感觉。镭射玩具、芭比娃娃、遥控汽车……这些新潮玩具,在玩具制造商的精心设计下,成为现代儿童梦寐以求的玩件。
参观玩具展,也给蒋风带来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儿童玩具与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密切关系,过去只把玩具当作哄哄孩子的东西的旧观念开始转变,认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少不了玩具。玩具在儿童世界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没有玩具的儿童世界就会成为一个枯燥乏味的世界。玩具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意识到要让孩子快乐成长少不了玩具,这种观念上的改变,也就为玩具产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如今,中国已成为一个玩具大国,世界上绝大部分玩具都是“中国制造”。
蒋风认为,发展中国玩具事业,培养人才是第一位的。20世纪末,蒋风就曾向浙江师范大学提出创建玩具设计专业,一共提了六次建议。终于在2009年迎来在浙江师大创建玩具设计工程专业的决定。2009年6月,蒋风还被邀请去浙江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参加关于申报设置玩具专业的论证会。
《玩具论》出版后,很快脱销了,读者和玩具生产厂家很难再找到这本书。2009年,为适应中国新时期儿童玩具的利用和生产制造的发展,原出版社邀请蒋风对此书作全面的修订。蒋风不顾年老体衰,再度召集专业研究人员,挖掘当代玩具飞速发展、变化的原因,对1996版的《玩具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订,不仅突出了当代玩具发展中对传统玩具的继承与革新,更对当代玩具发展中呈现出的民族化、现代化给予了深度观照。蒋风后来回忆说,虽然是修订版,实际上基本是重新编写了。
2011年,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结果揭晓,《玩具论》(修订版)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是国家设立的新闻出版行业的最高奖,是对出版成果的权威展示。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作为中国出版政府奖的最重要子项,也是我国唯一的政府图书奖。
《玩具论》出版的开创性意义
《玩具论》不仅是蒋风由儿童文学研究扩展到儿童文化研究的一项学术成果,而且也是学界值得关注的重要学术资源。玩具中积淀了社会文化,就必然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起传承的历史联系作用。从这个视角来认识玩具,就会把玩具看做社会文化框架结构中的一个符号,一个包含了社会发展中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意蕴的社会文化符号。也就是说,玩具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一种标志。正因为如此,现代的研究者对社会文化的符号表现赋予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这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著作中,就以全部的精力试图证明“人是符号的动物”,认为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玩具正是人的符号化思维和符号化行为的一种结果。它表现了一种以生动的形象、色彩和声响吸引儿童、激发儿童进行活动的仿照社会现实生活的特殊的物质形态,所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符号。
著名学者于光远说,研究玩具文化,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对于未来新一代聪明才智有巨大的影响。蒋风从儿童文化想到“玩具”这一被忽视的课题,并从理论高度对“玩具”做研究。他的《玩具论》的出版在中国儿童文化研究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他不仅从切身观察和感受及一般阅读中对玩具提高儿童的健康和智力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且进一步认识到研究玩具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玩具研究的重要性来说,玩具是人类的第一本教科书。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玩具,任何一种好的玩具都有生动活泼的外在形象和丰富多彩的内在蕴涵。它们不仅以儿童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发展智力,而且还使儿童产生积极的快乐的情绪,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并且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儿童的性格。好动,本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正适合了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玩具,陪伴着儿童玩耍、做各种游戏。儿童在与玩具相伴中学习,在玩具相伴中长大。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适时为他们提供多种多样的玩具,能促使他们在娱乐中变得更聪明。从玩具个体来说,每一个玩具都有它自身的特性,也就是说它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功能,但从整体来说,它的功能是全面的,几乎包括了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如专门供给孩子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秋千、滑梯、球类等玩具,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体质水平。如提升孩子智力发展的积木玩具,儿童最开始的有关数、量、形、色、空间等知识都是从玩积木开始的。玩具在儿童小时候所给予的道德影响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几乎所有的玩具都与儿童品德教育相关联,众多玩具自身因为体现了民族传统、反映了时代精神而具有稳定的道德内涵。在玩中让孩子得到高尚情操的熏染,良好性格的陶冶,坚强意志的培养。好的玩具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一接触就使人产生一种美感。娃娃玩具深受孩子们喜爱,因为娃娃玩具实际是一种人物造型艺术,是人性美、人情美、童心美、童趣美的集中统一。芭比娃娃风靡全世界,人见人爱,就是一种美的魅力。不论哪种娃娃,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通过个性唤起儿童各种感情,把儿童引入各种情境,体验美好感情,在内心引起共鸣。所以玩具对孩子的成长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从玩具研究的必要性来说,玩具本身有很多学问。它与社会、科技、艺术、教育、心理、文化、经济等诸多学科有密切的关系,值得人们认真去研究。中国被誉为“世界玩具工厂”,目前中国有超过500万家经营范围包含“玩具”的企业,全球超过70%的玩具产品产自中国。仅从经济价值的角度考察,玩具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大户。然而,在早期,大部分玩具企业缺乏清晰完整的产品战略,导致产品缺乏特色和针对性。因此,在中国玩具消费市场上,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认知较高,而中国玩具制造商的研发设计水平和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中国大部分出口玩具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产品。这些产品远销世界各国和地区,包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虽然中国的出口玩具各种各样,但大多科技含量不高、品种单一、价格低廉、档次不高,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玩具的教育性说,也有不少问题。如有些鬼怪玩具,对孩子心理健康不利。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在玩具生产销售方面尚缺少理论指导。
从玩具研究的可能性来说,玩具市场前景广阔。玩具行业属于成熟行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生态系统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全球市场定位也非常明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玩具企业就致力于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玩具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一些领先玩具企业正朝着自主研发、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方向发展。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玩具行业拥有稳固的市场地位,他们依靠“品牌+渠道”的成熟商业模式占据了玩具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在《玩具论》的理论指导下,中国玩具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市场竞争力也在逐年提升。近年来,中国玩具行业对自主品牌的持续投入和深耕已经初见成效,使得中国玩具行业的优势逐渐凸显。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国玩具行业的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来源:《今日婺城》(2024-04-11 04:婺江)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