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义县资规部门与浙江师范大学在联合开展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工作时,于武义县源口水库,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而且是一雌一雄,它们时而在水面上追逐嬉戏,时而潜水觅食,时而急速飞掠,调查人员用长焦镜头捕捉到了这些珍贵的远方来客。
(叶铎/摄)
中华秋沙鸭数量极其稀少
据了解,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是我国稀有鸟类,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数量极其稀少,存活量全球不过千只,被称为“鸟类活化石”和“鸟中大熊猫”。
昨日,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叶铎告诉记者,中华秋沙鸭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它主要栖息在水质清澈、生态环境相对原始的湖泊、湿地及河流区域。中华秋沙鸭对干扰很敏感,因此,它们通常分布在远离人类活动的自然区域。
据武义县资规局森林资源管理站副站长臧毅介绍,发现中华秋沙鸭的源口水库位于武义熟溪省级湿地公园范围内,该县按照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要求进行管理,使得该区域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为中华秋沙鸭提供了理想的越冬栖息场所。
“这次记录可帮助科学家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中华秋沙鸭的栖息需求、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等关键信息,为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基础。”叶铎说,此次武义县资规部门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开展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工作,设置了科学的样线、样点调查方法,针对武义县域进行科学普查,记录武义县野生动物资源的种类、数量以及栖息地特征。调查结果标志着这类稀有物种在某些区域持续存在,表明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也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记录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4种
结合历史资料,我市记录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除了中华秋沙鸭,还有青头潜鸭、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白鹤、东方白鹳、卷羽鹈鹕、黄胸鹀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1种,如小天鹅、鸿雁、鸳鸯、花脸鸭、白鹇、雕鸮、林雕、画眉等。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会到我市“做客”,或选择我市作为它们的栖息地?
金华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谢纯刚介绍,近年来,我市的自然保护地成了野生动物的“避风港”。截至目前,我市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数量居全省第二,实现县域全覆盖,让野生动物拥有更多可选择的栖息地。除此之外,我市还持续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清网行动”为候鸟迁徙开辟“绿波带”,“铁腕执法”为野生动物撑起“保护伞”,这些都为野生动物在金华栖息筑起了安全网。通过加强科普宣教,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觉悟不断提升,这也是让鸟类常来乃至常住的原因。
来源:金彩云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