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在宁波市镇海中学和宁波市北仑区柴桥中学揭牌。
浙江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在宁波市镇海中学揭牌。图片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在宁波市北仑区柴桥中学揭牌。图片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座谈会现场,双方就聚焦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的贯通衔接,实现学段纵向衔接、逐层递进,学科、课程协同联动开展调研座谈,助力“教”“研”相长,实现思政教育的协同推进。
座谈会指出,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和师范教育优势,整合大中小学、科研机构和社会教育资源,为全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工作平台、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通过深入了解不同学段在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中的困惑点与需求点,明晰跨学段合作的结合点,围绕教学研究、集体备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支持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一体化育人格局。
近年来,浙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思想、中学德育等学科优势,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通过组联盟、搭平台、建基地,积极探索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教师联系沟通机制,构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的思政课教师发展体系,凝聚了育人合力。未来,团队将发挥学科优势和师范教育优势,不断提升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围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教学目标、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一体化构成要素和一体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力争为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更多浙师经验、浙师智慧。
编辑:盛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