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近两年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评优秀结项
日期: 2025-10-21 作者: 供稿单位: 人文学院

近两年,浙师大人文学院教师主持的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均以丰硕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学术价值获评“优秀结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的优秀比例通常在10%左右)。从项目层级来看,优秀结项课题涵盖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既有体现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攻关课题,也有聚焦前沿探索的青年创新项目,展现出学院科研梯队的完整性与研究实力的多层次性。从研究领域而言,课题覆盖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儿童文学、中国史、世界史等多个学科,凸显了人文学院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前沿探索能力。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丨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


本课题主要试图解决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及现代文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文论进行新的即语言学的研究,从而在学术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同时也为中国当代现代汉语建设、文学创作实践以及文论建设提供某种参考。主要内容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中国现代文论语言学研究、当代中国文学语言状况考察与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现代文学语言之关系研究、大众语与通俗文学之关系研究等。本课题尝试用新的思路与学术范式来研究现代文学与文论,在研究方法上有突破与创新,在问题选择和学术观点上都有突破、创新或推进,从而弥补了中国现代文学和文论语言学研究方面的某种缺陷。


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表现为,深刻地研究了语言变革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从语言的角度重新研究传统的现当代文学和文论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对很多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在推进文学和文论研究学术范式、学术观点上有新的拓展。同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当代汉字规范、汉语建设、话语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丨胡铁球“浙江鱼鳞册的搜集、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在鱼鳞图册研究方面,目前学界存在公开出版数量极少、基本信息缺少系统解读、数据量化程度不足等严重问题。课题组经过八年的努力,在鱼鳞图册整理与出版、鱼鳞图册研究和鱼鳞图册数据库建设三方面做出了独到贡献。


通过建立起明清地方档案文献整理的新范式,首次系统展现了信息完备且准确、可靠的鱼鳞图册。创立多项“首次”,不仅首次还原了鱼鳞图册攒造的整个流程与关键细节,厘清了鱼鳞图册所载核心信息的内涵与规则,还首次系统阐述了附属于土地字号的印章、贴条、批注。同时,首次对附于鱼鳞图册的贴条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校注。在专题研究中,也提出诸多的新观点。如首次阐明了户名实际含义是指代土地产权单位而非人户;首次提出“藏等亩”等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证实了“土俗亩”与国家标准亩制是基本一致的;首次对地权凭证即“凭条”作了详细的解读,指出了“地权凭证”有官方与民间两套系统,且官方的“地权凭证”处于优先地位的崭新观点等。


在本项目开展前,全世界从未有过鱼鳞图册数据库,因此浙江鱼鳞图册数据库建设属世界首次,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难关。这次鱼鳞图册数据库的建成,为其它类似的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方法与经验。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丨邱江宁“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本课题以“13—14世纪丝路”这一新学术概念的提出为核心,从汉文文献与非汉文文献两个维度,打破国界,突破汉文文献整理的舒适路径,借由多元整合的学术团队推动跨学科、跨国界、跨语种文献的整理。13—14世纪包括汉语、蒙古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亚美尼亚语、拉丁语等在内的多语“丝路纪行”成为东西方世界相互观察、纪录和思考的最典型载体。课题注重第一手材料,强调多元史料互证,在资料整理的同时,课题组还进行了深入的专门研究,或提出新见,或资料长编,或文本细读,推动了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发展,引领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方向。


跨国界、跨学科、跨语种的合作是本课题的一大特色,通过课题的完成,项目凝聚了一批人才,培养了一个队伍。国内外学者参与到项目研究,为国际化的学术研究提供启示。围绕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献的深入解读,中国形象的世界认知和世界形象的中国认知,丝路文献的数据化、GIS可视化,本课题进行了诸多探究:其一,成立浙江师范大学·丝路文化与国际汉学研究院,设立公众号,推动和加强与国内、国际丝路文化研究的往来联系;其二,推动“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献与文学研究”内容线上课程及新形态多媒体教材的开发;其三,启动“马可·波罗行迹”虚拟仿真数据项目的开发等等。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丨葛永海“游士叙事视角下的明清小说地图研究”


本课题以“游士叙事”和“小说地图”为两大关键词,明清小说所涉颇广,然小说人物以士人群体最具普遍性,亦最具代表性。课题旨在“游士叙事”典型视角下探讨揭示明清小说地图的生成、演变、主要特征,以“小说版图重构”“场域图景重现”“空间图谱重绘”“心灵图式重塑”的“四图重构论”为研究路径,引出明清士人精神成长与地理空间演进的双重论题。本课题深化了游士群体的文史互证研究,创新了小说地图建构的学术实践,极大推进了小说地理空间的系统研究。


通过细致扎实的文本分析,编制信息汇总表,通过推出系列小说地图个案,探索实体性与借喻性相互呼应的小说地图,努力以整合考察提升散点论述,以理论研究超越现象分析,本课题提炼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概念。如小说与地理关系方面,论析“依地而述”的中国叙事传统、游士叙事与文教地理、宗教地理、民俗地理、灾害地理的关系、“类方志”写作、“小说地图”的圈层结构等;小说叙事与地理空间方面,探讨小说中的“功能性空间”的意义,叙事上如何以空间“摄结构”“驭情节”“应时间”“实主体”,进而重点论证“空间代偿”“空间凝定”“空间隐喻”“空间即命运”等一系列工具性概念。


本课题横跨文学、史学、地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积极寻找学术领域之间互证共进的交叉点,加以融通整合,以推动传统文史学科的理念、路径和方法创新。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丨孙群郎“美国城市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就是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后工业化和郊区化对美国城市环境的危害及其治理。美国从18世纪9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完成,在美国东北部形成了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的经济核心区,该区域出现一系列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城镇、综合性城市以及港口城市。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期,在美国的中西部形成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核心区,该区域出现了一系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综合性城市、港口城市和铁路城市等。与此同时,美国的南部和西部也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形成了全国的城市体系。


本课题作为国内第一次对美国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和治理进行的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由于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和大都市区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产生了与美国大都市区发展进程中相似的问题。借鉴美国大都市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城市和大都市区的合理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对“商业城市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在我国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两种城市化观点,其一为城市化自从古代城市的产生之时起就已经在进行之中;其二是认为,城市化是从工业化开始的,工业化产生的聚集效益推动了现代城市的加速发展。王旭教授在他的著作《美国城市史》一书中提出了美国南部的城市化为“商业城市化”,但没有进行理论分析与证明,笔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从而形成了“商业城市化”理论。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丨王帅乃“性别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儿童绘本研究”


本课题第一次从性别视角系统地研究原创绘本的书写,具有明显的学术开创性。当前从性别视角出发考察中国原创绘本书写情况的专门研究甚少,仅有的观察论文基本集中在教育学与传播学领域。本研究立足于中文学科和绘本的文学本体属性,以对绘本的文本细读为基础,对原创绘本中的性别书写作出立体的考察,纵向上把握原创绘本性别书写的总特征,并梳理出阶段性表现,横向上结合性别研究重点关注的书写现象,在此过程中深入探讨了原创绘本作为儿童文学其中一脉、亦是整体文学中一种新兴的文类与性别书写之间可能存在的张力,其具有的独特表现、目前可能存在问题及可能供给后者的新的书写可能。


在应用价值方面,本研究十分注重新阐释思路的探索和拓展,不论是对基本性别形象的分析批评还是对积极传达弱势性别声音技巧的展示,或是对“阴性文化”积极面向所作的现象学意义阐释,对身体、私人情感、互动关系之于主体性的积极作用的再发掘,实际上皆可化而为创作实践时的思路启发或牵引。与此同时,本研究亦在中外绘本作品的比较对读特别是在对公认的经典脚本的分析中,提取原创绘本性别书写可借鉴的写作思路和处理技巧,尝试以更具体的方式如提炼归纳在图文配合、镜头语言使用和性别符号搭配应用方面的实用技巧,回应当下绘本文学创作的实践问题,使得理论探索能真正为解决实际创作困难提供引导力与支持。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丨吴起“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对华情报活动研究(1877-1945)”


三井物产是近代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也是三井财阀的主要支柱。同时,三井物产是日本近代最大的在华企业之一,在日本的对华经济扩张中发挥了先锋作用。情报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参考。在三井物产的发展过程中,情报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则是三井物产情报工作的重要对象。三井物产通过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对华情报工作,服务于自身发展与日本的对华经济扩张。


本课题相对系统地论述了近代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开展对华情报工作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学界关于近代日本对华情报工作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聚焦于经济情报工作的研究亦为数不少,但对于满铁之外其他日本企业的关注较少。本研究使用大量中日文史料,系统考察了三井物产对华情报工作,是国内难得一见针对日本企业情报工作的个案研究。这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对台湾银行、横滨正金银行等其他重要日本企业对华情报工作研究,拓展并深化日本近代对华情报工作研究。这些日本企业的对华情报调查资料可以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的重要参考。以三井物产为代表的日本商社是日本对华情报体系的重要一环,三井物产的对华情报工作对日本政府、工商业者及调查机构产生不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日本对华经济扩张。通过考察三井物产对华情报工作,可以深化对近代日本对华情报工作及政企关系的认识,拓展日本对华经济扩张史研究。


课题成果为中国企业开展情报工作并维护中国经济安全提供借鉴。三井物产无孔不入地搜集中国情报,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安全。当今世界,仍有不少外国企业妄图窃取中国经济情报,了解三井物产的对华情报工作可以更好地进行防范和反制工作。


编辑:武艳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