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 2026届毕业生招聘会现场:锚定综合能力,立足差异化求职竞争
日期: 2025-11-09 作者: 供稿单位: r'm't'z'x

11月8日上午,浙里有才浙江省2026届高校毕业生师范类专场招聘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东田径场举行,吸引了省内外多所高校有求职意向的师范类毕业生汇聚金华,现场求职氛围浓厚。

 

聚焦综合能力求职各显神通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教师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学历,而是更注重综合能力与实际胜任力,这促使师范类毕业生的竞争力培养方向发生转变。招聘会现场,不同背景的求职者展现出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众多求职者通过以赛促学”、“以考代练的方式提升能力,衢州学院付同学分享我参加过不少省A类竞赛和校级活动,这些写在履历中的经历证明了我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


在教学技能与个人特长方面,现场各位求职者都展现出不一样的核心竞争力:绍兴文理学院科学教育专业的杨张乐认为,学生和谐相处的亲和力和对学科教材的稔熟是自己的最大优势;浙师大体育教育专业的黄奕鑫则提到我在游泳领域表现比较突出,并相信突出的技能特长能成为竞争中的加分项。当前师范类毕业生的竞争力构建已从单一的学历背书,转向学历+实践能力+教学技能个人特长的综合化发展模式,差异化优势在求职竞争中的作用愈发关键。


招聘会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肖心怡 摄 


教学理念转型  教师认知需改变


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一代师范类毕业生需在教学认知上积极适应行业变化。


关于未来教师的定位,来自赣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张同学认为,在针对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大力提倡的情况下教师民主化是大势所趋教师要做到在关注集体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为此,他在大学期间曾主动担任3年班长并任班主任助理,并积极观摩一线教师的班级管理现场,以此提升自身班级管理能力与沟通能力,增加自身竞争力。


在教学理念上,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众多求职者的共识,杭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任露露分享:我会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通过有趣的多层次活动让课堂变得生动。这非常考验教师的控场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具体到学科教学,她认为文科借助多媒体素材和情境体验提升课堂活力,理科则更应注重通过实验演示和生活化案例缓解学生畏难情绪,至于体育、艺术等学科则当在学生兴趣培养与长期发展下功夫


新一代师范类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注重实践经验积累与面试准备,同时在教学理念上积极创新,更贴合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的要求,展现出良好的职业发展潜力。


招聘会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杨淮 摄

 

求职困境与应对,学历门槛与调适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导致研究生数量激增,部分用人单位在教师招聘中抬高学历门槛,本科毕业生面临更大的优质岗位竞争压力;同时,非升即走等制度在更多学校推行,教师工作强度与职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以初中语文教师为职业目标的衢州学院学生陶同学坦言:这次招聘会你会发现很多单位明确要求研究生学历,从学历层次上我就被‘卡出去’了”这种未战先败的处境,使得焦虑情绪在本科求职者中普遍蔓延。为应对竞争,不少学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陶同学就提前在网上筛选所有符合自己条件的岗位,尽可能抓住每一个机会。


面对非升即走带来的工作强度与压力,浙师大体育教育专业的陈李鑫表示:压力肯定会有,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遇事尽量努力解决。而来自浙师大计算机学院高品在体验招聘会氛围后认为:教师工作的高强度和高压力当今社会背景下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既然要选择这一职业,那我们就要接受它带来的职责。同时他提到,面对非升即走”,无论最后去留情况如何,更重要的还是工作符合预期且工作报酬合理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焦虑与选择困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的王树康从专业角度分析:招聘会上同学们反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选择纠结,例如已经拿到一个offer后,不知如何选择更合适的下一个;二是关于就业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由内卷带来的心理压力。他进一步解释:动机强度与目标达成之间其实是一个U型曲线关系。这意味着动机太强或太弱,可能都不利于我们达成目标,需要寻找一个最佳的动机区间。


面对当前师范类毕业生在求职中面临学历门槛高、职业压力大的双重挑战,求职者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的同时,也需在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做好心理调适,以更从容的心态面对就业市场竞争。


编辑:林政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