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 黄卿 钱憬憬 周芝兰报道)9月6日是我校开学第一天。一大早,校园中央大道、商业街、公寓食堂的周围都是涌动的人群。同学们谈笑风生,一个个脸上洋溢着轻松与欢快。已经沉默了一个暑期的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到处都是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
又要正式上课了,在这个新的起点,是选择新的开始,还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记者对校园的部分区域作了简单关注,记录了一些现场实景。
杏园、初阳公寓的很多同学都起得很早,6:00—7:30 分就一直是食堂就餐的高峰期。杏园食堂的1楼、2楼,以及刚落成的桂苑一楼都人满为患。同学们陆陆续续走进食堂,开始认真选择、合理搭配。最多见的是鸡蛋加牛奶、豆浆加炒饭。吃完后又各自把餐具放到指定的回收处。就这样,在忙碌、有序中,他们完成了在学校的开学早餐。
在商业街,假期就正常营业的各个超市也早已有了同学的光顾,买早餐、生活用品的都有。小餐馆的老板、员工们也是有条不紊地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一番精心整理,教育技术专业的杏园女生10幢116宿舍变得更加整洁、温馨。晚上,没有去教室自习的同学也都早早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回到暂时离开了两个月的“小家”,偶尔亲切地轻谈几句,或听听音乐,每个人都在轻松的氛围里融入了不少学习气息。
而16幢、17幢的走廊、过道聚满了各个专业的同学,他们一边闲聊,一边等待着第一课。没课的教室也坐了不少。有的奋笔疾书,有的安静阅读。经历了一个暑假的休整,许多人开始重新投入往日的紧张。
在17幢117教室,人文学院的《西方美学》课。讲课的也是刚上讲台的博士,言语之间依然带着些许轻狂与无谓。教室几乎满座,年轻博士不时擦着脸上汗珠,整件衣服都快湿透了。同学们也在好奇、欣赏中忘记了里面的闷热。
在17幢301教室,记者再次感受到了那渴求真知的氛围。看幻灯片上的资料,听老师的讲解,不时地记下重要的内容,几乎没有打瞌睡的现象。
看来,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面对崭新的一个学期,同学们都下定决心要将学习进行到底了。
在图书馆,同学们一大早就或捧、或提地带来了上学期借走的书,等在门口。进入之后,开架书库的门口很快就排起了长队。还了书,都又顺便去寻找新的阅读对象。
“还书时,我们依然面临一个不小的问题,部分书籍,就如英语阅读理解等,要么被涂上笔迹,要么上午借,下午还,原封不动。这样的两个极端,让人感觉很遗憾。”新书阅览室的管理员说。
编辑: 宣传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