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爱国需要激情 更需要理性
日期: 2005-04-17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近来,日本当局一意孤行,篡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伤害了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北京等地的大学生自发地组织示威、**活动,表达对日本右翼势力一系列卑劣行为的愤怒和不满,表达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涉日游行活动中,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采取了过激行为,严重违背了广大学生的爱国初衷。

  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族之魂,也是中国的国魂。对涉及一些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用一定的形式作出理性的表达,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爱国既要有热情的表达,更要能够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有关规定:凡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要依法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未依法申请或者申请未获得许可的,在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均视为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在此,我们提醒大家,义愤的宣泄不应超越法律,非理性的无序举动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授人以柄,有可能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而且,任何过激的、违法的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我们还要提醒大家,在法治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自觉守法,依法办事。表达任何合理的意愿和采取的行动,都要遵守国家法律,对社会负责。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能以冷静理智、合法有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将日本人民与日本右翼势力区别开来,将外交斗争与经贸问题区别开来,将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区别开来,将爱国热情与采取过激行为区别开来。

  在中日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上,我国政府都表明了原则立场。对***问题,中方一直强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拥有其主权;关于日本提出的东海中间线划界问题,中方从来没有承认过,而且也永远不会承认;对日本领导人参拜****,中方表达了坚决反对的态度;关于日本侵华战争中遗留的劳工、化学武器、慰安妇等问题,中方一直要求日方有责任对这些问题加以妥善处理;关于日本“入常”问题,中方强调不赞成为安理会改革设定时限,更不赞成以强行表决的方式处理。这些都说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中日关系情况把握全面,政策准确,驾驭得当。要相信党中央和国务院完全有能力处理好中日关系问题。

  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要付之于实际的行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要靠自身实力的发展和壮大。中国和平崛起,不能冒政治经济稳定受损的风险。我们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在处理当前中日关系问题时要自觉做到:

  第一,不听信、不传播谣言和网上虚假信息;

  第二,不组织和参加未经批准的涉日**活动,不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

  第三,集中精力抓好学习,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让我们自觉地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宣传部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