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中心组扩大会: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理性思考
日期:
2005-06-06
作者:
杨竞红
供稿单位:
宣传部
今天上午,学校在精业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暨全校干部培训大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万斌教授作《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理性思考》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梅新林主持报告会。

伍晓芳 摄
万斌紧密联系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等五部委举办的专题培训班的内容,结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系统即将开展的“三项教育”的有关要求,深入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当代中国社会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在哲学社会科学阵线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
我们党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更是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万斌认为,这说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现实中有被忽略的倾向,同时也说明在中国当代社会历史进程中它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我们不能从单纯工具角度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应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内在需要,从人类文明、文化发展的总的形势探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不仅要从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发展实际考察,更应从人的自身发展的终极目标来考察。这是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走向理性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党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选择。
在重温江泽民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5大功能: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讲话精神,援引雒树钢同志要把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同党的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同弘扬民族精神、同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同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的论述的基础上,万斌指出,从哲学的层面理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为求真、求善、求美三方面,即通过哲学社会科学探索自然界、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协调处理认识、改造世界活动和人自身的需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成就完满的人生。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万斌借用冷溶同志的分析,结合实际,从学科建设、机构和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学术成果、对外交流等方面,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作了介绍。

万斌认为,要坚持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提高党、提高马列主义威信的根本途径;同时,马列主义研究者要把马列主义理论研究作为终身的事业和追求,排除左、右两种思潮的干扰,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此外,还要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最后,万斌指出,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不仅要重视外在规范,更为关键的是要树立内在的学术规范。要加强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良心、理论责任心和道德自律,同时要倡行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鼓励长期积累、长期努力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全校科级以上干部,思政系列干部,各民主党派支委以上成员以及部分机关干部听取报告。 编辑: 宣传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