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让你少一些烦恼 多一些阳光
日期: 2005-06-17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近年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设立心理咨询室、设置班级心理委员、成立心理健康辅导站、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创办《心海扬帆》心理健康报……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每一位同学——

少一些烦恼 多一些阳光


心理咨询  专家为你解忧

  (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 钱憬憬报道)又到了考试季节,不少同学因为考试而寝食不安, 一位姓吴的大一同学说,很多功课要复习,可就是静不下心来,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该怎么办?在学校心理咨询办公室,因为考试焦虑而进行心理咨询的同学比平时增多了。心理咨询室的老师说:“考试阶段有一点心理压力很正常,这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应激反应。如果过于反常,给学习、生活
带来了影响,那就应该引起注意。不少同学对自己的要求过高甚至是苛刻,这是引起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 

  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的心理咨询室,经常有带着学习、人际交往或情感烦恼的同学前来咨询。记者去采访时,碰巧看到一位同学从咨询室走出来。经过50分钟的面谈,看得出她收获不小。她说:“心理咨询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开阔,给了我不少启示,心里也舒坦多了。虽然我没有得到一个真正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我相信我会解开这个疙瘩的。”临走时她预约了下次的面谈。

  心理咨询员张老师说:“不少学生第一次来面谈时比较紧张,对咨询也不太了解。我们事先会向他介绍心理咨询的规则,并明确表示对咨询是保密的,以缓解学生的不安和紧张,保证面谈顺利进行。心理咨询不是‘****’,一两次的交谈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我们竭力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根源,鼓励他,让他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5月25日,心理咨询室正式开通热线电(2298858),教育学院陈永胜教授说:“从我接到的热线咨询的电话来看,大部分都是同学在交往过程中的情感问题,有些堆积在心里多年,有些只是近期个人在认知上的偏差。在咨询交谈中,我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找到自己思想矛盾的地方,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心理委员 架起心灵的桥梁


  如果你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烦恼,可以找心理委员聊一聊。现在我校2004级同学中每班都设立了两名心理委员,男女各一名。心理委员在上任前,学校对心理委员以讲座、讨论、团体辅导等形式进行培训,让他们首先成为一个既有“内涵”又“更了解自己的人”,从而更好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带领全体同学健康成长。

  数理学院一位心理委员说:“我对心理学有浓厚的兴趣,担任心理委员后,和其他班干部一起在班级里组织活动,努力在班级普及心理学的知识,营造班级温馨、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班级里生活、学习更有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我想每位同学都会喜欢生活在这样的班级里。” 

  心理委员的设置,不仅从制度上保证了心理知识的及时传达,而且成为联结同学与心理辅导站的桥梁。现在全校已有200名左右的心理委员,由他们组成的七个心理辅导分站在同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 势在普及


  “一些同学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没有正确的了解,经常觉得心烦,却又不知道如何排解,时间久了会慢慢转变为心理问题。”有10多年从事心理咨询经验的章剑锋老师说,“一些同学认为心理咨询是一件很神秘的事,觉得心理咨询离他们还很遥远。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是当务之急。”

  为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除了定期举行不同主题的橱窗宣传,开展义务咨询活动外,又拓展了书信、电子邮箱、QQ、热线等心理咨询方式。心理咨询渠道多样化满足了更多同学的需求。心理辅导站和心理学会还改版了心理网站,建立了“心理在线”。网站设置了丰富的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更具可看性、可应用性。短短的一个月,已有4300余人次浏览该网站。在2005—2006学年,学校将在通识二的课程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这又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创设了新的途径。

  现在,学校正在构建一个以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为中心,以学院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要力量,以学生心理学会和各班心理委员为主要依托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王水珍老师说:“在心理委员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心理辅导站,借助于我校心理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力量的优势,我们有了心理学会和研究生心理研究会。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立足于发展学生自助组织,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师大普及。” 


编辑: 宣传部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