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社科版)工作座谈会: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办成提升学校学术声誉的重要品牌
日期: 2005-07-04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今天上午,学校在精业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学报(社科版)工作座谈会,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学报学术水平寻计问策。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60年,经过45年的努力,学报的印刷编校质量、学术质量和声誉都得到了质的提升,2002年还被评为“全国百强学报”与“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与此同时,和国内多数高校一样,学报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升刊物质量的诸多问题。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进而充分发挥学报在学校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进程中的作用?今天,省级重点学科(文科)带头人、相关学院科研副院长和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起,为学报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梅新林在科学分析文科学报功能三大定位、文科学报和学校三大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我校学报(社科版)的发展目标,进而提出了发展学报的三大取向。

  梅新林认为,文科学报功能有三大定位:教师和科研人员发表成果的重要园地,展示学校整体科研实力的重要窗口,提升学校学术声誉的重要品牌,这三大定位间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复杂关系,在现实中,高校学报和学校之间又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学报的质量、声誉大致相当、或者低于、或者高于学校办学水平和声誉。
  
  梅新林说,我们的学报(社科版)要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成为提升学校学术声誉的重要品牌,并进入CSSCI,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报(社科版)要坚持特色化、前沿性、高水平三大发展取向。

  学报负责人介绍了我校学报(社科版)的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举措。

  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加大投入、加强校外知名专家约稿、拓展对外联络渠道、充分利用高水平学术会议资源等达成了广泛共识。

  据了解,去年,结合我校学科特色以及学校文化地理环境,学报(社科版)设置了“江南文史”专栏,推动江南文化、文学、历史研究,目前,学报正酝酿设置“儿童研究”“三农问题”“学术焦点”“博士论坛”等栏目,丰富学报栏目设置,培育学报和学科发展特色,提升学报和学科发展水平。近期,学报还将采取严格审稿制度、提高用稿质量、加强对外联络、定期召开相应的研讨会等举措,提升学报质量。


编辑: 宣传部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