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学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就下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出若干意见。
《意见》共有13条:1.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确立教学中心地位;2.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3.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日常教学支出;4.严格教学管理,增强服务意识;5.科学规划专业发展,积极推进品牌、特色专业建设;6.构建科学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管理;7.加强本科教学第一线力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8.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加大教育创新力度;9.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0.改进大学外语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11.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2.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13.推进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意见》强调,要强化学校各级党政一把手是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意见》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深入本科教学第一线,每学期专题研究和部署教学工作;实行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把教学责任和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学院、有关部门(单位)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出现重大教学事故、严重影响学校教学声誉的单位,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并在全校进行通报。
《意见》强调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实践创新”等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要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每年学费收入中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不低于30%,并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要严格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及管理的考核制度和方案,建立健全专业、课程群的教学研究组织。
《意见》指出,要科学规划专业发展,积极推进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积极争取更多的省级、国家级重点或品牌专业;要加大国家、省、校和学院四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力度,推进通识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突出能力培养型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以立项方式组织出版一批体现我校特色、学术水平高、应用效果好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重点建设专业必须制订并实施教材编写规划和措施,鼓励条件具备的课程选用优质外文教材。
《意见》指出,教师的第一职责是教学,首先要在“教”上有所作为,教学工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工作的主要标准。《意见》强调,要严格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基本制度,并作为学校考核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扶持承担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中青年教师;严格开课制度和课程验收制度,继续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
《意见》强调,要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专业必修课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要达到30%以上,同时实现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进行开放式教学;实施“百门优质课程建设工程”,使“学生满意在课堂”。
《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引导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大力支持学生科技发明等创造活动,积极组织和激励广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意见》指出,要继续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行外语课程分级教学并提高分级层次,继续实行更为灵活的修读方式和以学生为主的个性化外语教学模式,建立符合我校实际的大学生外语水平测评体系;要认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工程,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注重第一课堂和二、三课堂的有机结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积极促进我校大学生全面发展。
《意见》强调,要以“砺学砺行、维实维新”为主题,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依托,形成弘扬正气、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意见》指出,要加快推进和完善教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我校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全面深入开展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业绩评价工作;努力建设教学建设专项检查专家、学校教学督导和教学信息员队伍,认真落实听课制度,加大课程评价与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教学及专业技能抽查力度,切实推动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再上新水平。
编辑: 宣传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