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迎评创优”动员大会 要求全校上下迅速进入临战状态 打好“迎评创优”攻坚战(图)
日期:
2005-10-12
作者:
刘修敏
供稿单位:
宣传部

摄影/施宗伟
10月12日,离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还有22天。为切实打好“迎评创优”攻坚战,下午,学校在精业楼报告厅召开动员会,对迎评冲刺阶段各项工作作出全面动员与具体部署。会议要求全校师生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规范要求,明确责任,全力以赴做好迎评最后冲刺阶段的各项准备工作。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摄影/施宗伟
校党委书记、迎评领导小组组长李鲁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进一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切实做到“八个到位”,打好“迎评创优”攻坚战。校长、迎评领导小组组长徐辉强调,全校师生要有高度的荣誉感、责任感与团队精神,全力以赴实现创优目标。
李鲁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关系学校前途与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全体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全校师生要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遇,紧紧抓住迎评契机,高度重视内涵建设,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我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介入度和贡献力。
李鲁强调,广大师生员工要在迎评创优的最后22天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迎评创优”工作中去,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状态到位,督查到位,投入到位,作风到位,打好迎评创优攻坚战;要深入开展迎评宣传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关心迎评、事事围绕迎评的浓厚氛围;要明确我为迎评做什么,而不是迎评要我做什么,把全校师生的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形成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李鲁强调,学校各级迎评领导小组和各个工作组要切实加强领导,履行职责,主要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突出重点,明确责任,要把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学院、部门(单位),落实到责任人,落实到每个师生,努力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分工明确,奖罚分明;要坚持雷厉风行,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确保每个环节不出现疏漏,确保每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李鲁说,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一定程度上体现在迎评工作的实效上。全校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共产党员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学校关于“迎评创优”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高质量、高水平完成迎评工作的各项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摄影伍晓芳
徐辉在作动员报告时指出,教学评估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完善管理体系,落实发展规划;有利于强化本科教学在学校所有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有利于总结办学经验,强化办学特色;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为学校的改革建设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徐辉指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一场硬战,也是一场苦战。他希望学校的每一个干部、每一位教工、每一名学生都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委、行政“迎评创优”的工作部署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主人翁的姿态,一丝不苟地做好“迎评创优”各项工作。
徐辉说,我校“迎评创优”工作有3个有利条件,一是本科教育开办早,有坚实的办学基础;二是学校一贯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有扎实的工作基础;三是未雨绸缪的准备工作,夯实了良好的迎评基础。他指出,我校迎评工作还需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教风、学风建设力度和督查力度;同时还存在个别学院迎评氛围不浓、力度不大,部门之间、学院之间工作开展不平衡等问题。
徐辉希望全校师生要克服形式主义倾向,要有高度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从事关师大荣誉出发,牢固树立起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切实肩负起责任,各司其职,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迎评创优”工作;要切实把迎评工作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好,层层发动,全员动员,把评估精神落实到各系和教研室(研究所)、每个教职工和学生,不留空白,不留死角;要把评估压力有效地传递、分解到所有领导和师生员工身上,并正确处理好创优工作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关系。
徐辉强调,迎评时间紧,任务重,形势十分严峻,在迎评的关键性阶段,每一位师大人都要进入角色,进入临战状态,怀着“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和“事关兴衰、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发扬“自信自强、艰苦奋斗、务实创新、乐于奉献”的师大精神,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夺取迎评工作的最后胜利。
学院代表、生化学院执行院长杨玲,职能部门代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邢根溪,学生代表、校学生会副主席缪君君分别在会上发言,代表全校师生员工郑重承诺将尽心尽责,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做好“迎评创优”冲刺阶段各项准备工作,为学校作出自己的贡献。
全校中层干部,省、校级重点学科负责人,民主党派负责人,各学院系主任、实验室主任、教务办主任、教学秘书、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校学生会全委会成员、各学院学生会主席参加了动员大会。
编辑: 宣传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