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性教育成效显著:党员素质有提高 中心工作有促进 服务师生有新机制
日期: 2005-10-24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自9月中旬转入“分析评议”阶段以来,我校紧紧围绕取得实效这个关键,坚持边学边议边用边改,在结合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功夫,在服务师生中求突破,形成了党员形象“靓”起来,中心工作活起来,学风建设好起来,群众认同度高起来的良好局面,先进性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效。

  边学边议,党员素质有提高。在学习培训阶段,学校采取领导带头、典型引路、支部讨论等多种形式,结合党员先进性标准大讨论和12项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推动广大党员深入学、主动学、联系实际学。学校建立了党委领导联系基层制度,8位校领导分别联系8个基层党支部,开展“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并带头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主动参加各联系总(直)支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帮助联系点查找差距、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全校领导干部讲党课144次,建立联系点162个,组织学习讨论1250场次,集中学习时间30多个小时。学校还邀请杨兰娟先进事迹报告团来校作报告,同时树立了“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屠佳”、“全国优秀教师吴本虎”等20多名本单位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全校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学习教育,全校党员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先锋意识明显增强,参与学校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校共向落后地区捐赠图书1万余册,建立先锋岗、示范岗883个,广大党员积极参加“党员先锋工程”,形成了“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边学边用,中心工作有促进。结合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十一五”规划制定等中心工作,学校开展了“我为党旗添光彩,我为师大作贡献”金点子征集活动、“迎评创优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召开师生党员骨干迎评动员会,引导广大党员把先进性教育激发的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转化为工作智慧,有力促进了学校事业发展。针对“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全校各支部共提交“金点子”146个,内容涉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人才培养与质量立校、科技创新与学术兴校等方方面面,经专家评审,共评出12个获奖点子。开学以来,各总支纷纷成立教工党员、学生党员迎评突击队,设立党员文明督察岗,开展签订责任书、挂牌上岗、自查自纠、党员先锋示范课程评选等活动,组织师生党员查找和解决迎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生党员提出了“文明好学从我做起,师大新风由我塑造”的口号,带头遵守校纪,争做学风、校风建设的表率。教师党员从上好每一堂课入手,认真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暑假、国庆期间,教职工党员带头加班,整理评建资料。在师生党员的带动下,全校形成了“人人参与迎评、事事确保创优”的热潮,学风校风有了新起色。

  边学边改,服务师生有新机制。在分析评议阶段,学校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意见征求表、设立意见箱、个别谈话等形式,共征集到班子意见建议146条,总支、支部建议1336条,党员个人建议11610条,归纳梳理整改问题247个,拟定整改措施206条,其中现已整改52个。全校各级党组织坚持从群众反映的节约办学、机关作风等热点问题抓起,狠抓整改落实,建立起党员发挥作用和服务群众的新机制。
  
  一是完善教工党员联系学生寝室制度。全校共有795名教工党员联系了1533个寝室、8025位同学,充分发挥了广大教工党员在全员育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该制度的延伸和补充,学校还在学生党员中开展“先锋在行动”活动,组织全校学生党员积极参与联系新生寝室、党员助学、党员帮扶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示范作用。

  二是建立节约型单位创建制度。学校出台了节约型单位创建方案,制定了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材、节约用油、节能采购、从简接待六大举措,要求党员从节约一杯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增强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
  
  三是完善“‘奖、贷、勤、补、减’五位一体,联动助学”的资助政策,把服务学生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开设绿色通道,今年新生中共有208位贫困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学费缓交手续,缓交金额共计110万元;拓展多种渠道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1425名学生申请到1140万元国家助学贷款,388人获得学费减免,减免总金额92万元,同时正积极筹措“困难学生奖学金”,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努力解决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

  四是建立敬老助老制度。在校医院挂号室、就诊室、收费处等窗口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对老年人优先照顾;校医院专门安排医务人员联系离退休人员,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观察;离休干部、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校园巴士。
 



编辑: 宣传部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