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星光大道” 拿“尖峰”大奖——我校20周年电影节闭幕式上聘电影界知名校友为兼职教授(图)
日期: 2005-12-20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陈晓云、何苏六、陆绍阳、陈育新等活跃在中国电影界的知名人士,接过鲜花,走过师弟师妹们铺设的红地毯,聚光灯打来,如同电影明星般回到了黄土地,走向那方曾伴随他们电影人生成长的银幕……

摄影/施宗伟

  这是12月19日晚,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举行的中国电影100周年暨浙江师范大学第20届大学生电影节纪念活动上的情景。近千名师生影迷和四位校友一起重温了中国百年电影史上的代表作《神女》、《小城之春》、《红色娘子军》、《创业》、《黄土地》、《英雄》、《安阳婴儿》、《花样年华》、《卧虎藏龙》等的光影片段。

  校党委副书记梅新林致辞对校第20届大学生电影节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说,今年是中国电影的百年华诞,我校大学生电影节也从1986年冬天的首届大学生电影周开始,走过了在黄土地上缔造传奇和梦想的20个春秋。他指出,通过电影节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普及了电影知识,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更是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全国影视界让师大人自豪的名人。他希望一代代热爱电影的师大人继续不懈努力与执著追求,把师大的电影节越办越好,让师大人的电影底蕴越来越深厚。

  四位校友从他们曾经的思政辅导员、大学班主任等老师手中接过了“尖峰奖”和师大兼职教授的聘书。刘经建、江来柱、蒋红跃等几十年在大学生电影节上默默工作的教师,被授予“绿叶奖”,同样享受到“星光大道”的礼遇。“园丁奖”则授予了金汉、刘宏球、黄宝富、叶志良等启蒙和培养了几代师大电影人的教师。此外,尝试用DV拍摄且表现突出的两位新人则被授予了“新人奖”。

  浙大教授陈晓云深情地说:“师大电影节是中国最有诚意的大学生电影节,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情人坡给了我们想象的翅膀,师大电影走过了二十年的传奇,它还会继续书写传奇!” 创作电影剧本《“三等”大学生》引起各大高校不小震动的北大“十佳教师”、副教授陆绍阳说:“挂着的这方银幕给了我很多的遐想,是师大电影节让我有了希望的记忆。”处女作《母亲,别无选择》获国际青年电视节目大奖最高奖的著名纪录片导演、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何苏六为了找一个安静遐想的空间,有空就进电影院逛逛,他把浙师大老电影院里的一千多个座位都坐了个遍。电视剧《笑傲江湖》的编剧、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陈育新则勉励想当导演的学生从DV拍摄和纪录片摄制开始努力,做一个平民化的导演。

  闭幕式后,四位校友还在该校迎50周年校庆“知名校友论坛”上和师生影迷举行了电影沙龙。

  据了解,12月11日至18日,该校第20届大学生电影节邀请了中国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电影《郑培民》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在该校“尖峰论坛”上作题为《现代中国电影的几个关键词》的讲演;播映了《如果•爱》《无极》、《芙蓉镇》等10余部新片、经典影片;举办了电影节影评征文比赛、中外电影经典对白表演赛、电影沙龙、影评写作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 


编辑: 宣传部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