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记者 刘小娟 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黄蕾)放寒假后,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回家过年了,但还有60多位同学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留校过春节,其中大部分是外省籍的,昨天,记者采访了他们。
王勇:热心的学长 来自四川内江的王勇是数理学院物理系的大三学生,他还是学校青年志愿者总队活动中心副主任。2月2日,我们电话联系上他时,他正在寝室里看书。王勇说,选择留在学校过年一方面是返乡的车票难买,另一方面是因为去年曾有过买了票后差点上不了火车的经历。
在同学眼里,王勇是个热心的学长和生活顾问。学校放寒假后,他将回家过年的同班同学一一送上了车。作为留校生临时团支部的团支书,为了让留校生过个开心的春节,他和校团委的老师一起整理收拾了大学生活动中心的会议室,摆放了乒乓球桌、电视机、卡拉OK、饮水机、书籍资料和影视光盘等,以丰富留校同学的假期生活。
除夕夜,学校特意为留校过年的同学准备了8桌丰盛的年夜饭,校长徐辉、校党委副书记黄华童和60多位留校学生一起吃年夜饭,校领导还给每位留校的同学送上了100元钱的压岁红包,这期间王勇因做各项服务工作,没能坐下来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饭,后来他是一包饼干就着方面便就当做年夜饭了。“第一次一个人在外过年,觉得这个年不太好过。”王勇实话实说。他告诉我们,以前在家过年,从初一到初三,是雷打不动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团聚的日子,之后走亲访友,每天都很热闹,而今年,他除了初一到金华市区买东西,当天晚上与几个同学老乡一起吃晚饭,其他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寝室里看书,感到有点寂寞。
巴桑卓嘎等同学:这个春节很特别
藏族学生巴桑卓嘎、边珍都来自西藏,分别是法政学院的大二学生和人文学院的大一学生,她们因为回乡路途遥远,中途又必须乘飞机,单趟路费就得花1500多元,因此选择了留校过春节。放寒假后,她们住在学校特地为留校生安排的条件最好的研究生公寓里,两人住同一个寝室。她们说,这个春节过得很开心,除夕晚上与大家一起吃过年夜饭后,她们就用学校送的亲情电话卡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然后看春节联欢晚会。接下来的几天里,她们除了在寝室里看看书外,还看了各个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收听了收音机里的音乐、故事,并常常和同学们畅谈,很开心。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左赫古丽、阿提古和帕孜来提,都是信息学院大一学生。她们选择留校过春节,也是因为路途遥远和车费花费大,她们告诉我们:“回一趟家,至少要转三次车,来回车费即使是学生票也要1000多元。”另外,因为维吾尔族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古尔班节”已于元月10日结束。
今年和汉族学生一起过春节,她们很开心,三位新疆姑娘在正月的这几天里除了在寝室里学弹吉他,还骑车出去逛街,去附近网吧上网,吃涮羊肉,找清真口味的面馆,并且还用在寝室里烧了家乡菜“大杂烩”。
李素芬:初五才开始休息
“我前几天都在打工,今天才第一天休息。放寒假之后,我做了10来天的促销员工作,还做了几天家教和茶馆服务员工作。”正月初五下午,工商学院的大一学生李素芬对我们说。
李素芬来自河北一个贫困家庭,她1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第二年奶奶又不幸因脑血栓卧床不起,她还有一个弟弟今年将中考。李素芬读高中时就开始利用空闲时间打工挣生活费。上大学前,父亲含着泪说:“孩子啊,大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全靠你自己了!”坚强的李素芬默默下了决心:大学四年不回家,利用假期打工,自己养活自己!上大学后,她常常身兼数职,先后到打印店做帮工,到饭店当服务员,到超市做钟点工,做家教……每天打工回来还要学习到深夜。今年寒假期间,她所在的学院领导和班主任曾慰问她,给她发了生活补贴费,校团委还帮她联系了工作,她说:“学校对我太好了,在这边过年真的好开心!”
魏东:第二次留校过春节
魏东来自四川,是数理学院大三学生,今年是他在学校过的第二个春节。他没回家也是因为回家路途遥远并且车挤。
说起在学校过大年,魏东滔滔不绝:“今年留校同学比去年多多了,生活起居环境更好了,后勤服务也周到。去年春节,我过得很冷清,今年就不一样了,院长不仅亲自来看望我们,学校里还送来了很多水果,而且,住在研究生公寓蛮热闹的,大家一起看电视,天南海北地侃大山……”
正月初一至初四,魏东与同学结伴到嘉兴的一个同学家玩,初五回校的当天又与同学游览了双龙洞,大家说,春节生活很丰富。
编辑: 宣传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