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 坦诚 深入民心——我校学子关注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日期:
2006-03-14
作者:
周平
供稿单位:
宣传部
(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 周平报道) “‘十五’计划我们大多数的指标都基本完成了,但是坦白地告诉大家,环境指标没有完成……中国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给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但是必须有切实有力的措施跟上!”

陈仁伟/摄
这是3月14日上午,十届人大全国四次会议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上,温家宝总理面对记者咄咄逼人提问的一番坦率回答。上午10时,全校许多师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直播等方式关注总理的答中外记者问。
生化学院的张同学听到总理关于环境问题的回答时非常高兴,他说,他就读环境科学专业,从今年“两会”的关注程度和总理回答记者的内容,他看到了自己专业的前景。他表示,听了总理的一番话,他专业学习的信心更强了,以后要更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为改变家乡的环境污染出点力。

听到温总理心情沉重地说“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这三年的工作,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正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发布会直播的人文学院孙同学不禁拍手叫好。他对记者说,解决这些医疗、上学等复杂的社会问题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我们普通公民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也应该经常思考这些问题,为积极承担社会使命做好准备。
当温总理义正词严地正告台湾当局领导人“数典忘祖,必将失道寡助”时,初阳公寓B幢402的任同学觉得总理的发言振奋人心。平时对台湾问题格外关注的她听到总理说“我们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决不放弃,但是,反对“****”分裂活动决不动摇,决不允许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等一席话时,感慨地说:“总理的话很有底气,有理有节,增强了我们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心和民族责任感。”
来自农村的胡同学对农村建设特别关注,而温总理回答记者的第一问就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他欣喜地说,自己老家的农村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年,家乡一些私营企业捐助128万,将在村里建起一个文化宫,村民的农闲生活和自己暑假寒假文化生活将会更加丰富。
同学们还认真收看听取了总理对中外记者提出的关于香港的经济发展、中日关系的处理、平民教育与互联网管理等问题的精彩回答,觉得温总理的话符合实际,深入民心,有平民总理的风范。 编辑: 宣传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