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宣传工作座谈会:要让更多的学科进入学术界视野,进入公众视野
日期: 2006-03-14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今天,学校召开学科负责人座谈会,就如何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做好学科宣传工作寻计问策。

  近年来,为了适应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加强与社会媒体的联系与合作,拓宽新闻宣传渠道,加大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在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但与许多地方高校一样,我校学科也面临着国家级新闻媒体报道有限,学术界中的影响力、社会公众知名度不高等诸多问题。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并进而构建学科建设和学科宣传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机制?今天,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部分校级重点研究机构负责人、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起,为学科宣传工作问诊把脉、出谋划策。

  会上,副校长吴锋民强调了加强学科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他说,学科宣传对外是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争取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对内,是一个学科总结经验、提炼特色、反思突破的过程。吴锋民希望学科带头人在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练好内功的同时,切实增强学科宣传意识,创造机会向师生、社会公众大力宣传我们学科建设的成果、学科梯队、学科特色;要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报纸、专业期刊、学术会议等多种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地推出我们的学科;要加强和宣传部门、其他学科之间的沟通合作,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共同做好学科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同行、社会人士了解我们的学科,支持我们的学科,为创建一流学科营造良好氛围。

  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就结合学术交流开展学科宣传等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张先亮、赵健民、陈芳跃、张剑平、王嘉良等人认为,学科宣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宣传,应从学术同行中的宣传、社会媒体上的宣传两者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界定,为此,各学科要充分利用学科召开的各种国际会议,利用本学科专业期刊、专业新闻媒体,利用学院老师外出讲学、进修、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机会开展宣传,扩大学科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

  方卫平说,此次会议的召开传递了一个信息:加强学科宣传已经成为一种学校的行为,作为学科带头人,也应该转变“重视宣传是个人行为”的观念。他结合80年代我校儿童文学学科崛起的事实,提出学科宣传应是全天候、持久战,同时学科要能不断地制造原创性的、能吸引公众注意力、占据学术前沿的话题,努力成为本学科“话语的领袖”。

  王景新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学问、跑学问两者缺一不可,要发展学科,做强实力和做好宣传,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他建议,在学科宣传中,宣传学科带头人和宣传学科团队要结合,媒体报道与学术成果的推出要结合,报纸、网络、杂志等各种手段都要充分利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各类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

  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主持会议。


编辑: 宣传部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