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支招:几种情结要不得
日期: 2006-12-01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社会等级情结

   郑文哲:“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优秀人才一般集中于国家机关、政府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企业、服务行业、个体经济的社会地位不及国家机关、政府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
一些毕业生过于青睐大城市、大企业。其实,新手在人才济济的大城市、大单位里,很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更优秀的人才“淹没”,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中小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渴求人才,在那里,大学生们可以充分施展拳脚。

求稳怕变情结

   郑文哲:受社会传统观念和家长的影响,一些毕业生认为只要进入国家机关、政府行政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就给人生上了保险,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民营企业、服务性行业、个体经济。
随着社会急剧变化,传统观念中认为的保险稳定的岗位越来越少,而一些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岗位不断成长。

专业对口情结

   金国峰:在很多毕业生眼里,专业是以后谋生发展的主要资本,找工作如果专业不对口,放弃学了4年专业甚至7年的专业很可惜。其实毕业生不能死盯某个行业或者岗位,要进行一定的扩展和延伸,寻找与自己专业有类同性、行业接近、可发展性强的工作岗位,从而增加就业成功的机率。

赶场“撒网”情结

   周红霞(外语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一些毕业生总想“到处撒网,总能网到一两条大鱼”,简历做上几十份,奔波于各种各样的招聘会,见单位就投。毕业生求职时,有重点地选取目标,有的放矢,才能提高就业成功率。

自卑情结

   狄伟锋: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研究能力比不上名校的博士生、研究生,专业不热门,专业需求又很少……还没有开始找工作,毕业生早已经在自我否定了。殊不知用人单位也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此外,一些毕业生找工作遭到拒绝后,就更加自卑,缺乏自信,从而导致再次失败,形成恶性循环。



编辑: 刘修敏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