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招聘方的几个关键词
日期: 2006-12-02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关键词一:“地方保护”

  “以前也知道本地学生比较容易在户籍所在地就业,但没有想到今年的政策会这么严,我简历都投不出去。”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林同学是丽水人,但因为觉得丽水发展有限制,她想去外地工作,但事实却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她看着手中还没投出去的简历说。 

  在招聘现场记者注意到,不少单位已经将“招收本地生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应聘条件,这种现象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各地区教育局及公办学校上。在青田县教育局的摊位上,一位招生老师明确对一位外生源地的同学说:“我们本地的生源就业都无法满足,今天暂时不考虑外地的同学。”而在乐清市雁荡中学的情况也大体一致,招聘老师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投来的简历,理由是“今年只招本地生”。

  想要打破“地方保护”也不是没有办法。嘉兴市嘉善县教育局徐老师介绍说,想要到嘉善做老师,嘉善县本籍的要求本科以上,而非本籍的则硕士学历以上。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新昌中学王校长也说,新昌中学招收生化教师和数学教师要求本县人,对硕士生则要择优录取。

关键词二:“性别歧视”

  “今年我们招聘两个优先:一是本地优先;二是男生优先。”舟山市白泉高级中学的王校长告诉记者,“男生优先,是考虑到女老师需要安排产假之类的,而且有时需要老师晚上花额外的时间和学生交流,女老师相对而言比较不方便。”

  招聘会现场,指名要男生的学校并不少见,大部分都学校的负责人都抱着和王校长一样的想法。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的负责人就说,现在学校里老师男女比例不协调,华茂今年就想找个男老师。

  虽然男生在竞争中拥有天生的优势,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男生就一定能马到成功。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小厉同学就在面试这关上翻了船。小厉作为英语专业为数不多的男生之一,在招聘会上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在与长兴金陵高级中学的老师初步沟通达成意向后,招聘的老师提出现场口语面试。要求他即兴用英语做一段自我介绍,并简要叙述自己实习的感受。小厉显然对这次“突然袭击”显得准备不足,疙疙瘩瘩说了几句后,招聘的老师即打断他,并明确告诉他专业技能不过关。

关键词三:“非师范生”
 
  “我们这次只招师范生,非师范生要到6、7月才招。”在安吉一所中学的摊位前,非师范生小王又一次遭到了拒绝。“辛辛苦苦考出了教师资格证,结果却是这样子,都说到明年6、7月再来试试。”小王看着自己一份也没送出的自荐书说。

  据记者观察,本次招聘会大多数学校的招聘海报上都明确写明招聘对象是师范类的本科生。平湖的一所职业高中甚至连电脑美术、电子电工、机械和服装这样技术性较强的科目都写明师范类优先。桐庐富春高级中学的负责人解释说,非师范生算在社会人员里,学校不能自己招收,就算要招也只能通过教育局的人事部门,而不是学校。

  与招聘会现场非师范生遭冷遇形成强烈对照,教师资格证考试在校园里却开展得如火如荼。刚刚报名参加考试的数理信息学小孔同学告诉记者说,在师范学校的大环境下,有张教师资格证在以后的就业方面总是有点好处的。在本次招聘会上,海盐于城中学的负责人也表示如果非师范生如果持有教师资格证,又专业对口的话,学校还是会一视同仁的。

关键词四:“形象要求”
 
  “今年学校只是招收地理、心理、体育三个小学科,一般要求身高得在1.60米以上,体育老师要求在1.80米以上。”温州啸秋中学的项洪文校长告诉记者,心理老师要求与学生交流,比较好的外在形象能使学生对其产生信任感,从而更多地吐露心声。

  招聘方对应聘者的成绩与能力的要求向来不为怪,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有几家招聘单位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形象与气质的问题。浙江余姚高风中学的老师就提到,在招收的过程中,他们会优先考虑一本的、本地的、师范类的、是党员的、是学生干部的学生,同时在身高上也有要求。女生得达到1.60米,男生得达到1.70米。不仅因为老师是学校的形象代表,同时这也是学生家长的要求。塘栖镇中心小学的金老师也说起老师的形象很重要,比如说身高、体魄、气质、灵气等。宁波镇海区的老师也认为应聘方应该具备一种“教师的气质”,意即阳光之美、有上进心,大方。


编辑: 宣传部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