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报》:浙师大举行首届趣味实验大赛
日期: 2006-12-23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教育信息报》12月19日讯(通讯员 廖梅杰 顾美丽)水火相容、彩色喷泉、七彩音乐杯、烧不断的棉线、点不着的棉布、燃烧的“果冻”、晴雨花……可别以为这是科幻片或者动画片中的情形,日前,在浙师大首届趣味实验大赛上,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

  “水火相容”,连续不断的明亮火球从水底生起;用醋酸在鸡蛋外壳画图案,放入热水中煮,再捞出鸡蛋,拨去外壳,鸡蛋的蛋白已经留下了蛋壳上的图案;用7个相同大小的烧杯敲出7个不同的高低音,《欢乐颂》的音符在7个杯子间跳跃流淌;一朵干燥“晴雨花”,放入溶剂中变成了粉红色,而潮湿的“晴雨花”则变成了蓝色……在趣味实验大赛上,参赛学生各显身手,在实验室展示了各种有趣的实验。

  在学生们的展示中,实验不再枯燥,除了常见的试管、烧杯、酒精灯等实验器材外,连紫色花椰菜都成了趣味实验的主角。一位学生用提取出的紫色花椰菜的色素作指示剂,检测了柠檬汁和洗衣粉的酸碱度。

  精彩有趣的实验竞技,吸引了不少学生参赛挑战,来自生物、化学、环境科学、数学、物理等专业学生设计的80多个实验项目参加了初赛,最后32个实验项目进入了决赛。比赛中,一些学生顾不上关心自己的成绩,一做完实验,就直接去观看其他同学的有趣实验了。

  学生“玩”得开心,评委们可是一点都不马虎,实验仪器的使用、具体实验步骤、实验的原理运用、实验的趣味性等都是评委的评判重点。

  “每一个实验后面都蕴涵着科学原理,‘水火相容’是因为氯气和乙炔在水中碰撞产生火花;‘蛋白留痕’运用了分子扩散原理;‘晴雨花’是利用钴在干燥和潮湿条件下显示不同颜色的原理,检验空气潮湿度;‘七彩音乐杯’是利用杯中液体比重不同和杯壁厚度的微小差异发出不同的声音。”该校生化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马莉说道。

  据悉,本次趣味实验大赛旨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为爱好实验的大学生提供展现兴趣的平台。“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和演示实验,在有趣的实验比赛中,不仅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生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姜洪友表示,以后将多开展此类的实际操作比赛。



编辑: 刘修敏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