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三角高校“知”援非洲
日期: 2007-03-01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2月15日消息: 春节将至,在长三角各高校留学的非洲学生,正分享着浓浓的中国年味。华东师大的马里留学生张迪玛,新年未到就收到了上海同学给的好多礼物。2月5日晚,来自赞比亚的留学生Wiza在宁波大学研究生宿舍,庆祝27岁生日。点亮蜡烛那一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刚好播放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的揭牌仪式,看到电视画面,掌声顿时响成一片。 

  随着中非合作与交流的深化,走进长三角高校,不管在宁波还在扬州,镇江还是无锡,非洲留学生几乎随处可见。长三角地区名校众多,已经成为非洲留学生在中国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计秋枫说,长三角高校正在为非洲提供实实在在的知识援助。 

  河海大学是我国著名的水利特色高校,20年来共有400多名非洲学生在这里学习水利。眼下,中国学生放假过春节,30多名非洲学生依然留在学校里,经常受邀到同学、老师家里去做客。河海大学的教师张琳说,非洲国家对选派学生学习水利热情很高,到现在已经有坦桑尼亚、刚果、扎伊尔、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近30个国家选派学生前来学习,专业包括农田水利、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土木工程等该校的强势专业。不少学生学成后归国,成为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和高管人员。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该校的20多名非洲留学生多为政府公派,大多享受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中国承诺在2009年之前,向非洲留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由目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4000人次。这样,长三角地区高校的非洲留学生还会进一步多起来。 

  一方面欢迎非洲留学生走进来,另一方面还要选派优秀教师到非洲就地支教。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办公室主任徐丽华说,该校承担着非洲首个汉语培训中心———喀麦隆汉语培训中心的教学和管理工作。10来,浙师大先后选派了五批教师,负责为喀麦隆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生和喀周边国家的外交官进修生教授汉语,喀麦隆汉语培训中心被喀麦隆教育界誉为“体现南南合作精神的典范”。 


编辑: 宣传部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