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 袁银 陈怡颖 蒋思洁)大学生是80后一代的主力,大一也好,大四也好,几乎无一例外是80年代生人。同在象牙塔,同样地学习,同样地生活,今年寒假的过法却各有不同。
他们充电为求职
小李今年已经大四了。学校一放假,他就赶快回到老家温州。他告诉记者,对大四学生来说,这个春节就一个主题——找工作,因为再过几个月就毕业了,如果再不抓紧时间找好工作,就会一不小心成为无业族。
同为大四的师范生小赵说,他的很多同学都在准备自己当地的师范类毕业生录用考试,整个寒假都会在家里看各自的参考书,而且同时男同学们都在忙着买西装,女同学都开始购置套装往成熟里装扮自己,争取给单位留下一个好印象。
他们过年不回家
寒假之际,有近30人选择留校过年。范雅文告诉记者,她已经是第三次在学校过年了,每年学校都会为留校生们集中准备住宿饮食以及丰盛的年夜饭,今年的年夜饭更是特地准备了一张可以容纳30多人的大桌子,所有留校生和校领导一起吃了团圆饭,晚饭后还一起放烟花。“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像一家人一样,这个年我们过得热闹又温馨。”留校生另一负责人李茂林开心地说。
进行竞赛集训、准备实验论文、兼职锻炼……留校生的假期生活也是丰富而充实。小张同学因家里路途遥远又要参加竞赛集训而选择留校。提起这个寒假,小张略带惊喜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留校,没想到学校考虑这么周到,除夕夜还为我们提供亲情电话。虽然没和家人在一起,这个寒假我既学到了知识又交到了很多朋友,过得还是很开心。”在沃尔玛打工的范同学则表示:“看着人们喜气洋洋地办年货,心里也充满了温馨,下了班回到宿舍就和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很有一家人的感觉。”
他们打工来“解闷”
数理信息学院大二的小袁寒假回到家住了几天就“闲”不住了,“刚开始还和好友一起出去逛逛街,在家里上上网。但没过几天就觉得日子很无聊了。”她说,“刚好暑假到自己家补课的初三学生打电话过来,我就乐意地应承下来了。”
外语学院的小孙在寒假也给中学生有偿辅导了几天。他也觉得寒假在家了无事事还不如像这样做些短期家教,既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又有了自己在课堂上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在寒假做家教的人在同学中还是占据了一定比例。
他们旅游陪父母
“去了一趟雁荡山,心情变得很轻松,和父母的关系也日益增进。”旅游学院的小丁说自己平常在外读书,很少回家陪伴父母。这次举家出游与父母团聚,别提有多开心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寒假旅游的人数太多,导致住宿问题没有着落。“我们找了七、八家旅馆才勉强找到一间单人房。”小丁回来向记者遗憾地说。
现在,旅游是一件家常便饭的事,只要有钱,有时间。但寒假全家出游的同学为数不多,一般都是选择与朋友或单独个人游行。
他们蛰居乐在家
“我还是觉得在家好:上网、聊天、看电视、打篮球、做客、逛街……这些平常也在做的事回到家还在继续。”初阳学院的小赵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他觉得自己平时很少能陪伴父母,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个假期,当然会在家待着。偶尔出去做客,过年吃一顿年夜饭是家人团聚最幸福的事。
“也有开同学会啊。一个寒假我们就开了三个同学会呢!”行知学院的小李对记者感叹道。“朋友们难得相聚,见面都高兴得不得了。以前在学校只能靠电话和QQ联系,现在可好了,有这么个寒假,能与朋友共诉衷肠多好啊!”
编辑: 宣传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