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 徐丽丽)一百年前,留日春柳剧社上演了中国第一部话剧《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客串马格利特。今天,在李叔同的家乡浙江,话剧经过百年浪潮,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4月25日晚,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内,百年经典话剧《茶花女》搬上了师大的舞台。阿西剧社,一个坚持走了30年的校园剧社,传承着百年话剧的精神。
晚上六点半不到,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的门前的队伍已排到了楼梯口。冲着广为流传的《茶花女》剧本和阿西的响亮名字,许多观众慕名而来。在以电视剧、网络等作为主要文化娱乐方式的今天,话剧依然经久不衰。特意从兰溪赶来看这场话剧的六旬岁老人陶奶奶说:“我没有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看话剧,我们那一代很喜欢看话剧,现在的年轻人崩卡崩卡的太多,欣赏欣赏这种高雅艺术是很有必要的。”国际学院的楼同学说:“看电视剧不如看台上演的话剧那么原生态,那么亲近人,看书是一种感觉,而看话剧就更有一番风味了。更能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底蕴。”
据了解,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表达对话剧的热爱,同时作为阿西三十周年的庆典,阿西剧社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排练了这场话剧。纳妮娜的扮演者李维肖说:“光是第五场纳妮娜模仿玛格丽特和伯爵的那场戏,有一天我一个晚上就排了14回。”
演出捧得了阵阵掌声,阿西剧社不仅能演,还能写。整场话剧分为四个红、蓝、白、黑四个色调。为突出舞台效果,演出人员自己改编了剧尾。让男女主人公阿尔芒和玛格丽特见面并以黑纱覆盖玛格丽特的形式体现死神的降临。抛开黑纱,玛格丽特灵魂出鞘,亲吻了自己的躯体后离去,只留下朋友们的呼唤。“玛格丽特你回来”,这本是原著中的旁白,现在以朋友们每人一句呼唤形成回音的形式演绎出来。“一个人不足以表现整个社会对她的压迫,以回音形式表现反映了社会的声音。”阿西剧社郭松说。
《茶花女》在师大的演出受到了肯定。韩国留学生宋知恩和她的两个韩国朋友说:“我们很喜欢看,觉得演得很好,有机会还会看看其他的话剧。”国际学院徐老师带着妈妈和儿子也赶来观看,她说:“学生演得更加清色可爱,如果演一些经典话剧对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会更大。”
据了解,为庆祝中国话剧百年暨阿西剧社创办三十周年,23、24日剧场安排了《剧场疯云》,25、26日安排《茶花女》;在29日,师大六大剧社及东阳横店天琪影视将同台演绎多场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