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新报》9月20日讯(金湛源)9月13日,师大大三女生金湛源通过网络报名及层层选拔参加了爱因斯特(国际大学生实习交流协会)提供的一次与知名企业代表以及优秀实习生交流的机会。这次难得的机会让她受益良多。
在生存发展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学生找工作难、“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等这样的评价话语已经不再为众人所新鲜,而作为浙江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每年看着学校里举办的各种人才招聘会里三层外三层的那份热闹场景,总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找工作难,而要找一份好工作则可谓是难上加难。但是就是在这样面临人才过剩,企业越来越“牛”的氛围里,我最近也让作为大学生的自己“牛”了一把———让企业和我们一起吃饭,并让企业为我们埋单。
9月13日晚上7时,我有幸作为爱因斯特(国际大学生实习交流协会)的学生代表,参加了由爱因斯特在中国上海主办的爱因斯特中国联谊活动,而这个活动的形式就是学生让企业为我们埋单并且让公司的代表和我们这些被爱因斯特挑选的大学生们在轻松双向的交流氛围中共享丰盛的晚餐。这样新颖且独特的交流方式也让我感受良多。
英语成为交流语言
一直以来,英语对于我们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这种重要性的出发点不同,大多数人觉得重要是因为和学位挂钩,如果在大学四年里没有通过英语四级就有可能拿不到学位。因此,在大学里很多同学大部分时间看的并非自己本专业的书而是英语课本。
而这次宴会也让我再一次意识到英语应用的重要性。晚上七时,我如约来到陆家嘴华能大厦2楼咸亨酒店的宴会厅,在宴会厅的外面有一个签到的过程,所有的签到表都是用英语打印的,而在签到处的工作人员也是一位外国人,因此,要了解宴会的一些程序以及自己所在宴会桌的位置势必要用英语和他们交流。刚开始我非常胆怯,一句话要斟酌很久才说出口,可是后来发现这样的方法根本行不通,而自己周围很多已经在国外实习一两年的同学如此流利的英语,也让我心生羡慕,压力也不小。但最终还是克服了各种心理障碍和一些外国朋友交谈,从原本的一些日常用语谈到了环境、就业等等一些比较深入的话题。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我们这次晚宴共有35名学生,而这些同学中除了我们这些国内的同学,还有来自12个国家的实习交换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语言,试想假如大家没有一门共同的语言来沟通,那么这样的晚餐也会因此失色不少。
晚宴上收获经验
没有了以往在饭店里大家互相吹杯的场景,更多的是互相之间亲切的交谈,晚会的饮料也只是淡淡的红酒,似乎预示着这样的晚餐有着红酒的那份最初的恬静但是又让人余韵无穷。晚宴开始之前,主办方给我们介绍了参与这次晚宴的一些企业和学校,他们中有知名的西门子公司在上海的负责人,有欧美同学会的副会长,有上海厂长经理人才公司的高级顾问以及汇丰和上海大学等企业和学校的代表,虽然晚会一共六十多人,但可谓是人才济济,各有所长。
当时我所在的桌次是第四桌,而我们这一桌似乎又以理工科的学生见长,一共11人。其中8名学生,两位来自巴西和德国的实习交换生,另外的几位分别在微软、《文汇报》、西门子实习,还有刚从荷兰实习回来的实习学生,大家在一起谈实习的感受,其中的苦与乐以及应聘中的一些体会。作为此次晚宴年龄最小的同学之一,刚刚大三的我虽然没有学长学姐们如此丰富的实践经验,可是听了他们的经验介绍,也觉得豁然开朗,受益匪浅。我们这一桌还有来自汇丰、上海厂长经理公司以及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代表们,这些老前辈们和我们谈了他们在招聘人才时的一些体会。他们觉得现在的很多大学生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中大部分的大学生还缺乏务实的精神,总是觉得自己非常好,非常优秀,而且很多时候有许多大学生都是盲目地投简历。当时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汤老师就和我们说到,每年的招聘会都说是让学生投简历,实际上现在是真正的“投”简历,因为有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我们这个企业招聘怎样的人才,就已经从三层外的人群把自己的简历向你“投”了过来。汤老师说其实在招聘的过程中他们更喜欢的还是那些能和企业坐下来谈一谈,既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又比较务实的学生。而上海厂长经理公司的高级人才顾问梁女士当时也和我们说到,之前看见许多人的简历上有双博士双硕士学位会觉得有些惊奇,可是如今见到这些双学位,会三四门语言的人才情况已经是屡见不鲜了。所以她觉得大学生走出社会最重要的还是要摆正态度,明确自己的目标,稳扎稳打,步步前进。
结语
晚宴大约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在晚宴中我不仅从这些前辈那了解到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有机会和这些知名的用人企业有一个更加深入交流的平台,能够使大家从中学会如何去定位自己,如何去朝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
(金湛源)(09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