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晚报》:浙师大部分洋学生异国“品”中秋
日期: 2007-09-25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节目演得妙趣横生,看得津津有味

浙师大部分洋学生异国“品”中秋

他们说,中国人的节日更加注重亲人团聚和亲情的交流


                           中外新生“抢凳子”。本报记者 朱凌飞 摄

   《金华晚报》9月25日讯(记者单光辉 徐枫)今天是中秋佳节。昨晚,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的老师和中外新生欢聚一堂过了个有滋有味的中秋节。昨晚6时30分,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内“国际学院中外新生中秋联欢晚会”正在精彩上演。
   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已接纳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乌克兰等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近600名学生,为了让留学生特别是今年的新生感受中国的中秋佳节,学院特地组织了这次晚会,安排留学生参与和欣赏晚会,品尝月饼。
   6时30分晚会开始时,数十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就已整整齐齐地等在现场,他们大多带了数码相机、摄像机,准备记录下这个温馨而充满异国情调的夜晚。来自匈牙利的安哲、土耳其的阿里及印度的单德诺还自告奋勇上台表演节目。晚会上,小合唱、服装秀、游戏抢凳子等精彩节目引来阵阵掌声,而阿里一首《月亮之上》,唱得字正腔圆,韵味十足。
   来自韩国的留学生郑其斗告诉记者,中秋节也是韩国两大传统节日之一,但是和中国有所不同。在中秋节,韩国人会与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与中国的春节类似,数百万韩国人回到家乡会见亲友,参加传统的家庭仪式,大家在这一天围坐在一起吃松糕,兴高采烈地做传统游戏。
   她还说,韩国的中秋节是一个丰收和感恩的节日,女人在这一天里会聚集在一起比试做衣服的手艺,并用新粮做成各种美味的食品,庆贺丰收。在中秋这一天的清晨,身着节日盛装的家庭成员会在家中或祖宗陵前举行简单的纪念活动。家中的女性成员会把精心制作的各种精美食品摆在祖先的墓碑之前。用酿酒、牛肉、鱼和蔬菜烹制出各种美味佳肴,柿子、大枣、坚果和新产的苹果、梨作为供品。各种美味食品首先供奉祖先,然后家庭成员们共同分享。不过今年的中秋节,郑其斗吃的却是中国产的月饼,她希望圆圆的月饼能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晚会现场精彩不断,外国学生唱中国歌,中国学生说外国话,彼此交流还挺投机。这些留学生异常兴奋地说,没感觉自己是“老外”,仿佛回到了家乡。
   有些留学生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多年,汉语说得很顺,他们告诉记者,中国人的节日更加注重亲人团聚和亲情的交流。



编辑: admin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