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国学生联欢、参观校史馆、谈谈恋爱观、开垦菜园……
浙师大开学“第一课”别具特色
《金华晚报》9月26日讯(本报记者 钱 媛) 昨日,浙师大国际学院的中外新生们聚在一起,同台演出,共庆中秋。其实,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晚会,而是该校新生的始业教育内容之一。据了解,国际学院的新生们一入校就被安排与来自土耳其、德国、比利时等国家的留学生结成对子,一起聊天、参观校园、上课等。
新生们与这些来自异国的新同学一起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的生活。对此,国际学院老师们的始业教育安排可谓用心良苦,他们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形式,新生们可以与留学生交流,更早、更好地练习英语口语,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留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结对活动,尽早地了解中国文化,更好地在师大学习、生活。
刚迈入大学的大一新生,首先要接受的就是始业教育。记者在我市高校采访时发现,与国际学院一样,浙师大的不少学院也对新生进行一系列新奇而各具特色的始业教育。介绍学校概况、谈专业特点、规划校园生活……除了传统的始业教育内容之外,记者发现,很多学院的“入学第一课”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学校的变化真大啊!” 浙师大初阳学院2007级新生小萍指着师大校史馆内的一幅照片激动地说。画面上是浙师大初建校时的校门,门面又小又陈旧,而眼前的校门却是恢弘而现代。这是浙师大初阳学院为新生上的第一课:参观学校新建成的校史馆,在新生“始业教育”中增加了爱校教育的内容。该院老师说,校史馆里陈列着学校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因此安排新生参观校史馆作为新学期的“第一课”,可以增进新生对学校历史的了解,增强校园归属感。
而该校教育学院则在新生始业教育阶段,为新生准备了一系列讲座和教育片,“恋爱”、“大学生婚姻”等词汇出现在课堂上。“怎样处理恋爱关系、怎样面对失恋、大学生结婚等,都是新生感兴趣又不好意思谈起的话题,也是学校不可以忽视的问题。”教育学院相关老师说,回避这方面的话题是不切实际的,还不如开诚布公地和学生交流,由优秀的心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老师参与讨论和辅导。
旅游学院的趣味活动,更是让新生们体验到了全新的大学生活。新生们在草坪上以学科专业为团体做游戏。这些游戏都需要在同学们互相信任、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希望通过这个游戏,新生之间可以互相认识,不再有生疏的感觉。”旅游学院王老师说。此外,结合专业特色,学院还向学校申请了图文信息中心后的一块荒地,计划建一个园林式菜园,新同学们在开学后体验创业劳动,做这个菜园的“拓荒者”。
感恩教育也被不少学院列入新生始业教育内容之一。浙师大交通学院新生们将写一封感谢信,邮寄给自己最想感谢的一位老师。其中,不少学生把感谢信邮寄给自己的高中老师,感谢老师在高考的日子里陪伴度过。学院还将组织学生写信给新生、新生写信感恩家长等书信感恩活动。
生化学院则继续采用以往的“博士团导航计划”,加强新生教育。据了解,上半年学院就把“博士团导航计划”讲座内容汇编成册,该手册以新生始业教育为主题,从人际关系处理、学习方法探求、校园文化了解以及科研知识探索等方面,引领新生更早适应大学生活,及时完成人生的自我定位。此外,学院还将邀请博士们围绕主题给新生开设互动辅导讲座。
该校法政公管学院则建立了新生教育导航系统,包括专业学习、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大学生卫生安全常识教育、大学生常见心理常识介绍、新生励志教育等5方面。在暑假期间,学院就给新生邮寄了网页简介表,因此新生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就可通过学院网页提早了解到大学生活注意事项。
此外,还有英语“实验班”、家长委员会、“案例教育”讲座等其他形式各异的始业教育,为新生们在大学里上了最生动的“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