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10月8日报道 5月30日,本报报道了浙江师范大学美术设计专业大三学生朱蓓蕾创作的《眼睛》成为世界特奥会的招贴画。10月2日,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作为特奥会招贴画设计者,朱蓓蕾收到2007年世界特奥会组委会邀请,坐在上海万人体育场第二层第一排嘉宾席,近距离观看特奥会开幕式。
“上海到处都有我的‘眼睛’”,10月1日中午,朱蓓蕾一出上海火车站,就看到火车站前的大幅广告牌正是自己设计的《眼睛》;坐在出租车上,往外看去,上海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眼睛》;地铁站的主要出口,也满眼是《眼睛》。“就连一个小学门口的黑板报上,也有用粉笔画的《眼睛》。”朱蓓蕾说,“所到之处,都能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感觉特别自豪。”
自从9月初收到组委会的正式邀请后,朱蓓蕾就一直非常兴奋。定于晚上6点半开始的开幕式,朱蓓蕾不到4点钟就从住地出发,5点左右就来到了上海万人体育场。每个人进入上海体育场前,都要通过检票、人体安检、行李检查等严格的检查程序,朱蓓蕾坐在第一排嘉宾位近距离感受特奥会。
“每个节目都非常精彩,尤其是特殊人群表演的节目,令我深受感动。”朱蓓蕾说,特殊人群为了表演精彩节目和参加特奥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相比而言,自己为设计招贴画付出的努力就“微不足道了”。“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是为了挑战自己,我的作品能成为特奥会招贴画,能为特奥会出力是我的光荣。”
开幕式上,朱蓓蕾还有一个期待,那就是亲眼看到中国代表队入场。“当中国队从四个入场口一起出场时,整个体育场都沸腾了,现场观众都放下喇叭,手拿国旗,欢呼着为中国队加油。”
参加开幕式,朱蓓蕾处处感受到了人人为特奥会服务的气氛。在上地铁口和上海体育场的大巴停靠点,每相隔两米就有一名身着黄色服装的青年志愿者,为运动员和演员提供志愿服务。“每个志愿者都可以充当英语翻译。”朱蓓蕾听到不少志愿者用英语与运动员和出席开幕式的嘉宾交流。
“听说还有不少社区为特奥会运动员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让外国的特奥运动员感受到中国的热情和友好。”朱蓓蕾说,能参加这次特奥会是她人生的一大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