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浙师大行知学子暑期忙实践“望”、“闻”、“问”、“切”四步做就业体检
日期: 2011-07-17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到企业去,让企业为就业能力“开处方”
浙师大行知学子暑期忙实践“望”、“闻”、“问”、“切”四步做就业体检

中国青年网2011年7月17日讯(通讯员 张振良)这几天,浙师大行知“商行”实践队大一的队员们开始奔波在各家企业、公司,他们拿着一张《职业素养和技能调研问卷》穿梭在车间里,看到闲下来的工人就会赶紧跑过去,抓住了就不放手,一个个关于职业素养的问题抛过去,并认真做好记录。原来他们在进行“体检”,检查自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素养到底有多少了解,自身的就业“健康值”是否达标。据悉,在金华、衢州、杭州、杭州两百多家校企合作的企业里有一千多名行知学院的学生在进行“体检”,从企业的车间、办公室、厂房里感受职场环境,以求得增强就业能力的“良方”。

  行知学院的“就业体检”实践体系贯彻大学四年,主要由职场环境认知、职场素质准备、岗位体验、就业体检四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分别对应一个年级。

“望”,大一学生认知职场环境

  “望”是学生“就业体检”的第一阶段,本阶段大一学生根据“两课”和专业老师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求,明确专业目标,结合专业分类,到不同的企业、部门进行相关行业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要求的调研。对本专业的职场环境达到较为清晰的认知,从思想上明确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金华市汤溪镇参加社会实践的电子商务专业的队员子豪经过几天的调研,清楚地认识到电子商务专业在*****中已经传造出巨大的商业财富,但是现在整个电子商务领域又缺乏非常专业的人才,他说:“如果以后我进入到电子商务领域,那么我现在必须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还要将网络营销的一些理论知识真正掌握起来。”

“闻”,大二学生培养职场素质

  “闻”就是要让学生不再限于“观望”状态,而是要真正通过“闻”专业技能、“练”职业素养,明确学习目标和自身发展方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晰的努力方向。“商行”实践队中大二的队员曹戈这几天也忙着为自己就业能力寻找“良药”,他在对天下实业集团的人事经理孙女士做访谈的时候,孙女士指出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不准,对自身的认识也不够。于是曹戈按照孙女士的指导,对自身进行了SWOT分析,明晰了自身的优势,认识到自己的劣势,小曹感激地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学校里,自己可能就不会这么早对自身今后的职业进行清晰的地位。这次实践,值了!”

“问”,大三学生顶岗体验

  今年暑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熊杰锋了校企合作班“步阳班”的暑期实践,被分配到了步阳集团财务部进行顶岗实践。在一周多的时间里熊杰锋亲自接触了各项财务管理的流程,从最基本填制记账凭证到填制总账,每一项工作小熊都亲自学习了基本规范,将书本的知识一一得到了实际操作。从部门领导和周围同事对他的总体评价来看,他还是基本胜任了这一岗位,这个暑假对熊杰锋来讲可以说是他初涉职场的第一次考验。在这个岗位,他总是不停地“问”东“问”西,而正是通过这些放低姿态的求教,不停地体验,“询问”才使得他能较快地了解自身岗位适应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角色转换与定位,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切”,大四学生专业实践

  大四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岗位工作能力,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是否还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就必须通过专业顶岗实习进行检验,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在检验中反思和修正,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切”中适合自己的岗位,制定合理明晰的就业规划。大四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傅泸淳经过三年的“望”“闻”“问”之后,已经非常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设计方面特长,今年暑假选择在钱江晚报社进行专业实践,用她自己的话讲就是:“通过实践多次企业的‘把脉’和自己的苦苦‘寻药’,自己终于找到了就业的'良方'。”

  行知学院的“就业体检”,通过让学生不断在企业中寻找就业的“良方”,并在市场的实践中检测自己的就业“健康值”,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强壮就业“体格”,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完善和调整自身职业规划,最终达到学院人才培养的标准。






编辑:徐妍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