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2011年7月25日讯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法学分院农村普法实践队在武义大田乡开展“流动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流动模拟法庭”是实践队员们通过前期收集村民身边的法律问题,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编写成案例后形成的。通过“流动模拟法庭”的形式将基本的庭审流程展现在村民面前,这种生动直观的活动形式,还原了最真实的庭审现场,给村民们上了一堂别样的法制教育课。
七月的天气,酷暑难耐。同学们为了“流动模拟法庭”活动的顺利开展放弃了午睡,每天结束了上午的实践之后坚持排练。队员们有时在一个小小的程序细节上能够争论半天,他们说:“再小的细节也很重要,这关系到村民们最切实的利益。”
上午9:30,实践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来到大田乡岭下汤村,带着实践队自编的法庭案例,在会议室中认真的布置法庭现场。提横幅,挂国徽,放席签有条不紊的开展流动模拟法庭。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刚、刘星喜老师也来到了“庭审现场”,在庭审结束之后,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并肯定了 “流动模拟法庭”的可行性。岭下汤村委徐书记说:“村民对庭审的知识相当薄弱,这次模拟法庭一方面提高了村民们的诉讼意识,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强了岭下汤的法制建设。”
实践队的“流动模拟法庭”将用三天依次在岭下汤、古竹、宏阁、徐村等地进行排演。
“流动模拟法庭”活动形式新颖,内容实用,村民们接受程度高。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又能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普及农村法律,从而使大学生们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