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北京2011年8月1日消息 据浙江师范大学报道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梦之旅队的成员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社会调研,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困难重重,前景迷茫。
首先,企业内部拥有决策权的管理层对二次创业的概念缺乏了解。“我们都只是小学毕业,没读什么书,不懂什么是二次创业。”很多企业家在面对我们的访问时这样说道。然而,作为市场经济的主力,民营经济的改革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如民营企业不能转变生产模式,必将影响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部分企业中确实流传着“二次创业”的口号,企业领导者也希望在市场环境强于创业之初的条件下,能够率领旧部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企业价值以及自身价值的提升。“我们知道要进行产业升级转型,但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投入过多的资金以及人力进行产业升级,并且,我们也不清楚应该怎样做去升级。”一些企业家也向我们倾吐了他们的无奈。提出这个想法的企业最后大多不了了之,企业的领导者不得不认清现实,大家继续原来的日子,二次创业无奈成了一句空口号。
第二,企业在内部结构设置上存在较大问题。调查区工业企业主要以食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企业部门分工不明确,很多情况是谁有空谁来做,或者一人身兼数职,很多企业甚至还沿袭着很传统的家族企业制度,高层管理者仅仅靠自己感性的认识和传统的经验来经营企业,缺乏对业务的详尽的论证和综合分析,往往因为独断而采取错误的战略措施,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由于在第一次创业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充足的原始积累和较强的实力,直接导致了企业在二次创业上步履维艰,阻力重重。
第三,我们发现,很多小型企业的员工素质较低,没有正规的工作模式,企业文化底蕴较浅薄,小企业的整体风貌不佳,业绩上不去,一次创业都搞不好,二次创业就只能是空谈。
奉化民营经济发达,但是众多的民营企业要想在大潮流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自身做出改变:调整企业的生产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安排人员;尤其应该重视增加对员工技能和文化水平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内涵,企业应该积极自主创新,努力将自己做大做强,这是每一个想要站稳脚跟企业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