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实践、再反思、考技能
浙师大国内首创TTP模式
《钱江晚报》2011年8月2日讯(通讯员 陈仁伟 见习记者 冯怡 )TTP,第一个T是指Train,即见习、实训;第二个T是指Test,即教师技能考核;P则是指Practice,指的是实习、研习两大实践环节。这是浙师大在全国首创的教师培训模式。
在刚刚结束的省内重点批招生录取工作中,浙江师范大学第一批投档线连续4年保持增长,生源质量良好,一方面反映了师范热持续升温,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教育TTP模式得到了认可。
以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为例,近四年来,该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9%以上,有32人次被评为各层次教坛新秀。
重实践:大一就去教学一线
浙师大的学前教育专业是首批国家特色专业,这个专业要求“全实践”:学生一入学,就要拜幼儿园优秀教师为全实践导师。同样把学生“走向现场”实践当作头等大事的,还有教育学专业。他们把见习环节移到大一,开通了教育见习“早班车”,还每隔半个月就“赶”各年级的学生到中小学课堂去听一次课或讲一次课,然后让新生写下“听课笔记”。
重反思:实习之后“回头看”
浙师大的教师教育,是见习、研习和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模式,其中为期3周的研习课是学校在省内最先开设的。
研习课就是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进行教学实习的经验交流、教学设计的文本研讨、课堂教学的观察评议等,对在学校教学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理论反思和研讨。
教育部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院长秦金亮认为,见习、实习、研习三位一体是一个“学中行、行中思、思中行、行中学”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重技能:考试合格才能当实习老师
从2008年开始,浙师大新增了一场考试:教师技能考核(Test,T)。
考核内容分“语言技能”、“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与模拟上课”、“板书与简笔画”五类,在师范生第二至第六个学期进行。
学校还通过组织板书设计大赛、开通“浙江师范大学师范生书画研习平台”网站等举措,全面提升师范生的板书与简笔画技能。
编辑:徐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