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教育10月27日讯 (见习记者 俞雯祺 实习生 钟凌)今天下午,中非智库论坛第一届会议在杭州拉开序幕。来自中国、非洲27个国家、非盟等非洲地区组织及部分其他国家、地区著名智库的200多名知名学者、政府**、企业家、媒体人出席了这一中非思想界与知识界的盛会。
据悉,中非智库论坛第一届会议为期三天,从27日下午起,与会学者将围绕着“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非关系”的主题,就安全问题、经贸往来、智库交流等话题展开研讨,为新形势下发展中非关系建言献策。
新形势下 中非急需智库交流
中国与非洲作为世界上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和大陆,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11年来,中非关系在该论坛的引领下实现全面、快速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为中非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广阔舞台。
然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阶段,中非关系的重要性、战略性和全局性日益突出,其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现实的挑战。中非学者应积极展开对话,总结中非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提升中非思想的话语权。目前中非智库的交流还很不够,许多交流是临时性的,范围不广,参与者不多,水平也有待提高。
外交部副部长翟隽说:“时代为中非学术交流赋予了新的使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非学术交流与合作如何更好地为中非关系提供智力支持、为双方人文交流增添活力,是中非学术界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中非智库论坛是中非学术界开展互动交流的新模式,翟隽认为,随着智库论坛的机制化和国际化,将为中非关系发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同时也能为中非关系发展奠定良好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高校牵头 打造高端学术平台
作为全国首家建立综合性非洲研究院的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承担了大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外交部、教育部、中联部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在国内非洲研究领域独树一帜。经过4年的努力,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已经成为了国内非洲领域的重要研究和咨询基地,获得了温家宝、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肯定。
中非智库论坛是经中国外交部、商务部批准设立的中非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将邀请国内政府部门、主要涉非非政府机构、学术单位、高校、企业和非洲国家相关组织、机构等参会,为新形势下发展中非关系建言献策。该论坛将从今年起由浙师大主办,每年在非洲和中国各举行一次。
对于能够主办这样一个以中非关系为主题的高端学术论坛,浙江师范大学校长吴锋民感到非常高兴与自豪,“因为这对非洲研究和中非文化交流都有重要意义”。
他在会上透露,将通过努力把中非智库论坛建设成为一个联结中非知识精英的思想桥梁,一个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高端学术平台。学校也将以中非智库论坛的创设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涉非工作领域,进一步做强非洲研究品牌,以更加丰硕的成果和更加优异的成绩,不断提高教育对非工作水平,为推动中非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非智库论坛第一届会议
编辑:金碧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