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大三“专利男” 当上百万富哥
日期: 2011-11-04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他的专利 贵的卖了3万 便宜的卖了8千
  大三“专利男”  当上百万富哥

  《钱江晚报》11月4日讯(通讯员 王小民 记者 袁春宇/文 陈仁伟 王小民/摄)吴刚,浙师大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数控专业大三学生,已申请技术专利40多项,目前审查通过18项。

  “实在不好意思,我只想用专利技术入股,不想卖掉。如果你们不接受,我会考虑找其他公司合作。”面对北京某公司的“甜言蜜语”,昨天,吴刚又一次委婉谢绝。

  这已经是吴刚第N次拒绝对方了,尽管对方提出的8万元收购价十分诱人,不过这个在大二就靠专利创造了年收入近百万的“专利哥”,还是Hold得很牢。

  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吴刚对科研近乎痴狂。大二时,他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40多项专利申请,目前已经审查通过18项。吴刚说,由于开始不懂“行情”,最贵的专利才卖了3万多元,便宜的8千元就卖掉了。

  去年,“专利哥”还发表了3篇专业论文,其中一篇被世界著名科技文献检索系统EI收录。

  除了自己发明专利,吴刚还在淘宝上开了店,卖的不是商品,而是服务,专门代别人写专利。不到一年的时间,吴刚就拥有了自己的专业团队:7位专业工程师和1名助手。他们包办专利申请、专利转让、高新企业项目申报、专利评估等各项业务,谈成了400多笔业务,其中公司大单业务就有十几笔,年收入近百万元。

  “这是一个知识产权的时代,国家越来越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个人、企业等申请专利的越来越多,我的生意才越来越好。”吴刚说,他不只局限在自己熟悉的数控、机械领域,还和全国其他领域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合作,进行业务共享。

  “做事非常用心,每个课题、方案都准时完成,从不拖拉。”职教学院学生会科研部部长龚叶珠说,她很早就看出吴刚是个“科研潜力股”。

  记得吴刚设计“多功能健身车”时,不仅查阅了所有相关文献,还专门去永康寻找相关产品,最后经过反复试验、设计才成功,其论文发表在《机械工程师》杂志上,并申请了专利。

  连导师张棉好也坦言,吴刚这种在科研上“想折腾、爱折腾”精神和踏实严谨的作风,让他感到吃惊。

提问封面人物

   (Q:《新教育》记者 A:吴刚)

   Q:你团队的成员,都比你这个专科生有经验,有学历,你是怎么镇住他们的?

   A:平时我会遇到不少疑惑,上网寻求帮助对我来说如同家常便饭,这也让我成为相关论坛的常客,结识了很多专业朋友。我们之前虽从未谋面,但只要讨论起数控、机械发明以及专利申请等话题,他们都会热心地给我帮助。我在假期专门去北京、深圳等地拜访了这几位工程师,诚意和创业热情打动了他们,他们才同意加入的。

   Q:你怎么能让自己一年时间搞出这么多专利?

   A:高中,我读的是职高,学的就是机械专业,很快就深深迷恋上机械工程图纸,从此对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喜欢读机械专业的书籍,摆弄各种机械产品,思考勾画各式的机械工程图。这些都给了我很多发明的灵感。

   Q:现在你有专利,也有钱,有什么新的打算?

   A:目前我只有能力发明专利,但却没能力生产自己的专利,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自己的企业,把自己的专利生产出来。







编辑:金碧漪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