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晚报》:普通话测试步入“人机对话”时代
日期: 2011-12-22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金华晚报》12月21日讯(记者 任文林 通讯员 朱慧)戴上耳塞,跟随指令,对着电脑说话———最近参加普通话测试的同学会发现,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的考官,不再是老师,而变成了计算机。

  在浙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的机房,记者看到,机房内设有20个独立的隔间,可同时容纳20名考生进行测试。每个隔间内有测试用的电脑、对话用的耳麦以及起监控作用的摄像头,隔间的墙上还用了先进的隔音材料。

  普通话机测与此前人工面测的流程、试题基本一样,考试还是分读字、读词、朗读、说话四部分。“机测系统很人性化,开始测试前有30秒的试音时间,提醒你调整好说话音量和麦克风位置;考试的时候,屏幕下方还会显示计时条,提醒你答题的剩余时间。”赶上第一轮机考的学生林婷婷说。

  机测也并非完全脱离人工。普通话测试的前三项分数由计算机智能系统比照标准读音自行给出,但最后一项“说话”部分还是由普通话测试员通过录音进行评分。“说话”内容会以声音文本的形式匿名传输到两名测试员的电脑上,测试员打分后,一旦评分差距超过允许的范围,系统就会将声音文本传输给第三个甚至第四个测试员,直至任意两个评分误差不超过允许的范围。“这种智能加人工的测试方式,能更准确地反映我们的普通话水平,感觉很公正。”学生李月怡说。

  那么考生应如何应对更严格的“计算机考官”?浙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的刘燕老师提醒大家,机测绝不存在人情因素,也不可能“网开一面”,同学们更要认真准备,针对自己的弱项加强练习,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刘老师同时表示,机测的操作不难,与人测的评分结果差距也不大,同学们不必过分紧张,只要调整好心态,正常发挥水平就可以了。

  据悉,浙师大是全省首家普通话机测试点单位,从明年开始,普通话机测系统将陆续在全省各测试点推行,也就是说,今后考普通话,都得过“计算机考官”的“法耳”。







编辑:陈天琦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