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12月23日讯(记者 阮锋 金璐)2001年10月,本报刊发《最后一辆蒸汽机车走进历史》的报道。一转眼,蒸汽机车成为历史已经10年多。
在金华老机务段,七八辆锈蚀的“建设”牌蒸汽机车静静地待在同样生锈的铁轨上,有一辆机车的下面竟然长出了一棵粗壮的树。它们有几个“兄弟”运气比较好:一个远嫁到了美国,一个放在上海铁路博物馆,一个在温州主题公园,还有一个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现在铁路全面实现电气化,连内燃机车都要淘汰了。这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物,难道无法避免被切割进炼钢炉的命运?
风风火火的蒸汽岁月
金华是铁路枢纽,蒸汽机车曾在金华扮演重要角色。老金华,也曾经像很多北方城市:穿城而过的铁路,呼呼作响的蒸汽机车,白色蒸汽缓缓升腾……
蒸汽机车运行时,必须有3位工作人员:司机、副司机、司炉。司机负责驾驶和瞭望,副司机和司炉则轮换加煤、瞭望。煤把机车锅炉中的水加热、汽化,推动蒸汽机活塞往复运动,带动机车动轮旋转,从而牵引机车前行。司炉的工作强度特别大,遇到较大的坡度,加煤几乎一刻都不能停。开车前后,驾驶室里的3人都要对机车进行检查:司机拿个小榔头围着机车叮叮当当地敲、副司机和司炉则给机车各部件添润滑油。出一趟车,3人前后得忙活12小时。
1988年12月,山西省大同市最后一批蒸汽机车下线。从1992年开始,铁道部逐渐弃用蒸汽机车。但由于属于国家财产,不能随意处理,就以储备的方式停在各地,还分为“部备”和“局备”两种。金华机务段不少蒸汽机车调剂到了其他地区,剩下的一些停在老火车站。
金华还曾经有一所华东唯一的铁路司机学校。2004年,金华铁路司机学校并入浙师大。从事铁路教学工作近30年的浙师大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昭华说,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厂矿的自有铁路还在使用蒸汽机车。
据说在建德和兰溪一家工厂,现在还有两个马力稍微小一点的“上游”牌蒸汽机车。停在金华老机务段的“建设”牌是中型的,再大功率的是有五个动轮的“前进”牌。
……
编辑:陈天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