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午,柳市中学的英语老师马旭强又建了一个牛津阅读树1群,不到一小时,就有上百人加入。
“已经先后开了10 多个群,带动大家坚持英语诵读。”马旭强是柳市象阳人,浙师大英语系毕业,乐于做公益的他喜欢分享,最初只是坚持陪儿子每天读英文读物,后来在亲友的要求下,建了一个又一个学习分享群,四年坚持,影响了很多人,他也很开心。
4年阅读 绘本排起来有一书桌长
由于自己是高中英语老师的缘故,从儿子马一哲幼儿园中班结束那年暑假开始,马旭强就陪伴儿子每天坚持读英语读物“牛津树”阅读树系列。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好的英语启蒙,马旭强挑选过很多英语绘本,最终选择了“牛津树”系列。这是因为里面内容以家庭作为载体,涉及人文等一些家庭故事,比较容易理解。
马旭强先是读给儿子听,儿子再一句句跟读,风雨无阻,无论是外出旅游,还是身体不舒服,从不放弃,天天如此。“牛津树”的绘本也是随身带,去牛排馆吃牛排等待的空隙,就翻几页。马旭强还录了音,坐车时用车载音响播放给儿子听。每天一本,第一阶段 66 本。那个暑假,马一哲读完了二阶的“牛津树”,一年坚持下来,达到了4阶。
埋头耕耘,不知儿子英语水平怎么样?一年级的时候,外研社英语个人风采大赛初赛在市区举行,马旭强就给儿子报了名。笔试开考五分钟左右,马一哲就出来了,马旭强心里一沉,心想这么快出来肯定没戏了,就当是来体验一回。没想到成绩出来,小马100分,秒杀其他孩子。由于是抱着让孩子锻炼一下的想法,后来去温州复试后杭州比赛就没去了,马一哲一直有点遗憾。次年又要求去参加比赛,乐清、温州第一名,一路过关斩将,如愿到北京参加决赛,最终夺得全国二等奖。
现在马一哲已是三年级学生。近3 年时间,他就已读完了“牛津树”全部 12 阶的内容,这些书排起来有书桌那么长。此后,他还读了 《神奇树屋》等其他绘本。

马一哲读过的部分英语读物。
温柔坚持 带动一大批人英语听读
马旭强的身边也有很多人买了英语阅读书,但往往很难坚持,有的一放就是一两年。很多同事朋友和熟人看到他儿子马一哲坚持英语听读带来的效果,就鼓动他带领大家一起读。于是,2016年3月21日,他就创建第一个“牛津阅读树核心群”,很快就有三四十人入群。这个学习群是敞开式的,只要喜欢英语阅读,都可以入群,他对群员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坚持,做个内心温暖的群友,每天坚持在群里打卡。有进步了,会发个小红包,一起分享喜悦。由于大家互相监督,有一批人坚持了下来。他们半年会线下聚会一次,给有进步的孩子们分发奖状,孩子们特别有成就感。

两年多前,又建了一个朗读群,马旭强要做笔记、录读,再发到群里,群友也不再限于乐清,连北上广杭都有人加进来,很多是小学到高中的英语老师。
由于问发音要领的人很多,后来他又建了一个英语语音专项训练群,坚持百天,反响很好。
“不断有新的小伙伴要求进来,又建了第4个群,此后又建了牛1语音启蒙精进群。”马旭强说,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平均两三个月建一个群,现在已有10多个群,分阶段进行学习。
坚持每天带领大家英语听读,马旭强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刚开始,绘本只有8页左右,一页也只有一句话,录到第5阶时,绘本页数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多。每个单词、句子连读、弱读等,他都讲解得很详细。录制过程,要流利,一次到位,不能磕磕绊绊,仅录音就要花1个小时左右。有时候还要听讲再点评,一次都要三四个小时,很花时间。
马一哲读完了牛津阅读树12阶的那段时间,马旭强犹豫了很久,要不要放弃。群里那些跟着他四年坚持不懈的群友们,让他最终下决心再坚持下去。前年暑假,他去杭州培训,课一结束,就抓紧完成录音分享任务。
现在学习群里最小的孩子才2.8周岁,哥哥4年坚持每天英语听读,妹妹受影响也疯狂地爱上英语听读,每天都读。这几年,在群里坚持朗读的伙伴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校园举行的英语节比赛,还是乐清市教育局举行英语比赛,还是参加级别更高的希望之星英语比赛,外研社个人风采大赛、北外阅读之星比赛等,获奖的小朋友很多。今年暑假,核心群成员蔡依然同学将代表温州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北外阅读之星”总决赛。
去年,他还应邀在市图书馆做了英语启蒙讲座,周末在市图书馆公益课讲了两个多月。能在自己的知识领域,帮助他人,他觉得挺好的。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