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我市迎来225名新教师上岗。这些年轻教师身上有个共同的标签——“95后”。
年轻化、高学历——这是记者在与年轻教师交谈中得出的两个关键词。人才回归,究其原因是东阳发展越来越快、建设越来越好。
年轻教师,带着青春和朝气,为校园注入了新的血液。此外,今年也是许多新教师上岗后过的第一个教师节。对此,他们有什么感言?近日,记者邀请四名不同学段的新教师集中亮相。
方嘉伟:为人人向往的东阳教育添砖加瓦
个人档案:1997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美术老师
教师节即将到来,近日,方嘉伟正在谋划一场“送礼”活动。
2日是方嘉伟开启教师生涯的第一天。当天,他向任教的几个班级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自制一份手工小礼物,送给班主任和任课老师。
“礼物的价值不在价钱的多少,关键在于是否走心。”方嘉伟指导学生可以制作书签、画水彩画等形式,表达出对老师的爱。同时,他鼓励学生创新,让他们学会跳出条条框框去思考。
方嘉伟出生于教师家庭,父母均为老师。为此,方嘉伟从小对教师这个岗位有着特殊的感情。“老师肩负着重要的育人责任。”近日,他回看了东阳2020年大学新生第一课的视频录像,市委书记傅显明寄语准大学生的四个关键词令他受益匪浅。
“所谓责任,就是要做好分内的事,老师的分内事就是育好人。”方嘉伟理解的“好人”有两层含义,一是培养品德优良的学生,二是让学生快乐成长。
为了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做到因材施教。2日上午,他在某班级上课时,部分学生发出吵闹声,干扰教学秩序。课后,他单独与这几名学生一对一、面对面聊天,以朋友的身份指出学生的不当行为。
同时,他注重问题复盘。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他常在空闲时间思考是否有更为妥当的方式。比如上述提到的学生吵闹,他于当天中午再次思考,认为聊天场地的选择可以更隐蔽些,时间可以更长些,如此既保护了学生自尊,又能使谈话更加有效。
“很庆幸生活在这个时代。”方嘉伟感慨道,大学时,他从多渠道得知,东阳教育的质量在不断攀升,基础教育关键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打造人人向往的东阳教育添砖加瓦。”
今年是方嘉伟过的第一个教师节,对此,他也有期待,期待着学生对他说“老师节日快乐”,也期待有学生能送他一份自制的小礼物……
邵怡璇:毅然决然回东阳教书
个人档案:1997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教师
去年9月,即将毕业的邵怡璇面临着两条选择:一条是回到东阳,投身学前教育事业,另一条是留在杭州工作。在这道选择题上,邵怡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一个原因是东阳教育这张‘金名片’在召唤我。”在杭州读大学时,她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同学交流中得出一条结论: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师资培养,东阳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排在全省前列。
二是实验幼儿园让她对个人专业发展充满信心。读大学时,她时常听到导师们提起实验幼儿园及其园长沈群英。他们一致表示,实验幼儿园是一所颜值和内涵并存的幼儿园。沈群英是一位专业、睿智、有情怀的园长。通过网络,她还知道沈群英拥有多个头衔: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并且有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可以说,沈园长用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激励着每一位工作室的成员不断前行,开拓创新,助力东阳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邵怡璇相信在沈群英的带领下,自己定能快速成长,于是,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实验幼儿园。
事实证明,邵怡璇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我就感受到实幼是一个蓬勃向上的大集体。在这里,每个老师走路都是带风的,做事都是雷厉风行的。今年,我带的是小班,开学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上门家访、录制视频、环境创设等。许多老师晚上9点还在家访,只为了解每一个孩子,让孩子能快速适应入园后的生活。”此外,邵怡璇还担心,孩子因不适应园区生活哭了怎么办?闹了怎么办?但她发现担忧是多余的,因为园区为她指派了一位优秀的师傅,她有许多的哄娃小妙招。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安排了中大班以及后勤的老师来帮助她。有了大家的帮助,邵怡璇的心里充满了底气。
“我将进一步坚定教育理想,谱写在实幼的奋进之笔。”邵怡璇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来源:《东阳日报》(2020-09-07 第00004版:特刊)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