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东晋时期的东-西“文学走廊”,东起扬州治所兼首都建康,西迄荆州治所江陵,既是借助长江水道地理优势与“荆扬之争”历史机遇双重支撑的产物,同时也是两晋易代迁都之后中国南北文学中心历史性转换的结果,在建构建康-江陵两大文学中心以及重构整个东晋文学版图中发挥了至为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学界重在南-北文学中心迁移与交融研究,而忽视了东-西文人群体的双向互动与深远影响。事实上通过对这一东-西“文学走廊”形成机缘、文人互动与文学交融的还原与探索,不仅有益于重新认识这一东-西“文学走廊”本身的重要价值,而且有助于深入诠释东晋文学版图的内在结构及其文学史意义。
关 键 词:东晋/文学走廊/文人流动/文学交融/文学版图
作者简介:洪文莺(1984- ),女,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梅新林(1958- ),男,浙江温岭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地理学、红学以及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编辑:蒋红跃